Page 87 - 台州史话
P. 87
第四章 名士风采
防录 》《 胡本草 》等。因采集异闻,著
文稿 80 余卷,被诬“ 私修国史 ”,贬谪
外地。天宝九年(750),召还京师,呈
献山水一幅、题诗一首,玄宗在画上题
“ 郑虔三绝 ”,特置广文馆,授为博士。
十四年(755),安禄山反。次年,郑虔
被乱军掳至洛阳,委为水部郎中,托病
相辞。肃宗继位,郑虔以三等罪谪为台
州司户参军。至德二年(757)十二月至
台州。唐代台州荒僻,风气闭塞,习文 郑 虔
甚少。郑虔开设学馆,广选民间子弟就读,亲自任教,“ 大而婚姻丧
葬之礼,小而升降揖让之义 ”。
郑虔与杜甫知交,《 杜甫集 》中有寄赠、怀念之诗 18 首。如赞其
人品学识:“诸公衮衮登省台,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粱肉,广
文先生饭不足。”杜甫深忧郑虔贬谪:“ 台州地阔海溟溟,云水长和岛
屿青。乱后故人双别泪,春深逐客一浮萍。”郑虔卒后,杜甫在蜀作诗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故旧谁怜我,平生郑与苏。存亡不重见,丧
乱独前途。豪俊何人在,文章扫地无。”台州民众为纪念郑虔传播中原
文化,以其所居立祠,名户曹祠,改巷名为户曹巷。自唐之后修建十余
次,应试考生常来拜谒。临海县城有若齐巷、广文路、广文坊、广文井
等地名或遗迹。1988 年重建郑广文纪念馆。
唐代除郑虔之外,尚有多位名士跟台州结缘。骆宾王(约638—?),
义乌人,“ 初唐四杰 ”之一,任临海县丞;有《 骆临海集 》,使七言歌
行从宫廷走向民间。寒山子,咸阳人,唐代著名白话诗僧,隐居天台山
70 多年,遗诗 300 余首。诗人顾况,吴中人,以文入仕,任临海新亭盐
监,有诗《临海所居》等 3 首。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