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品读三门——民俗三门
P. 41
高枧鼓亭抬阁出迎活动以其传统的民俗文化享誉一方,特色鲜明。活动项目不但
有民间美术、民间雕刻、民间手工技艺展示,还有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等
民间表演共同参与,雅俗结合,内涵丰富。如民间音乐伴奏有号角、锣鼓闹钹、拉弦
弹拨等。
č́Ďᇅቔၜ
高枧鼓亭抬阁及伴迎的五兽等物件以制作精美而闻名遐迩。制作的鼓亭选用上好
的樟木、楠木等优质木料,延请大匠。由木匠、雕匠、漆匠、竹匠等民间艺人合作,历数
年而成,有“千工亭”之美誉。每个鼓亭高约两米,造型优美,雕工精细。鼓亭分上下两
部分。下部亭中置一大鼓,出迎时一鼓手隐身其中,随乐队伴奏节拍击打。上部置亭台
楼阁,雕刻花鸟虫草、飞禽走兽或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戏剧故事,人物景致、栩栩如
生。制作的抬阁工艺精巧,表现的戏剧场面,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抬阁古时由壮汉抬
着巡游,现改为机动车行走。抬阁设有上下两层,上层人物由纤细铁杆向上托起,其诱
人之处在于穿着古代服饰的小孩不是一般的坐着,而是腾悬在空中,聪明的设计者不
会让观众看出破绽,这就是抬阁中被称为“发”的技巧。一“杠”抬阁扮演者通常三五
·“蟹乡放歌”巡游队伍
个、七八个不等,扮演的故事人物均由各房自由选定,如扮演宝黛相会,称“红楼阁”,
扮演郭子义拜寿称“福寿阁”。其所表演的戏剧场面活灵活现,与彩灯交相辉映,极具 伴迎的五兽分别是大象、梅花鹿、独角犀牛、麒麟、四不像。每个兽背上坐古典人
观赏性。 物,乐队伴奏采用民间音乐“十幡”曲牌。采茶道具有茶心、茶斗、背篓,演唱内容是民
间《采茶词曲》。莲花落道具是铜钱串和竹板,唱的是《凤阳花鼓调》。三十六行扮演
者则手持各行道具。
高枧鼓亭抬阁制作精美,活动内容丰富,表演形式独特。释、儒、道、诸子百家相
互包容,是一项融民间美术、手工技艺、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为一体的综合
性民间表演,反映了民间智慧、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为三门湾传统文化的研究提供很
好的参考佐证。
č͂ĎԮӵЌ
高枧鼓亭抬阁活动历经明、清、民国诸朝代,虽有盛衰起落却绵延不断。改革开放
以来,沉寂二十余年的鼓亭抬阁重新兴起,并多次参加县民间艺术展演及踩街活动。
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加上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制作鼓亭台阁工艺的老艺人有
的年事已高,有的去世,后继者乏人。鲁迅先生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
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为了弘扬民族文化,2004年来,县文化局对鼓亭台阁史料进
行了挖掘整理,拍摄资料,制作专题片,建立传承队伍;2006年,被浙江省文化厅列为
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五兽
34 | 民俗三门 第一篇 非遗瑰宝源流长 |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