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品读三门》之《人文三门》
P. 104
清康熙年间,其父叶珂玉执教于吴岙东山书屋,因弟子吴应鳌才华横溢,聪明好
学,觉得将女儿托付给他一生有了依靠,遂以女儿许配给他。没过多久,叶珂玉因病
辞世,桥下村吴氏族中一些人却说吴应鳌已经与陈氏结婚,百般阻挠,千方百计不让
他与素娘成婚。叶素娘的学问在当时已无出其右,她的容貌,难以匹敌,说媒、求婚者
၂aွḤḤᒏٙḤḤᒏধ 接二连三。素娘却倾慕吴应鳌的才华,遵守父命,一心认定应鳌是自己的丈夫,不再
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吴门三才女 另嫁,在家守贞十年。后陈氏卒,台州知府张联元(1717—1720年任台州知府)闻知此
事,为叶素娘坚贞不渝的痴情所感动,自愿作主婚人,应鳌和素娘才得以完婚,一时传
吴应鳌(1689—1759),字药圃, 为美谈。
号蒿 斋,三门县高枧乡桥下村人。清 吴应鳌父亲早死,母亲年轻守寡,守志不贰,为了儿子的前程,不惜高薪聘请塾师
乾隆元年(1736)岁贡生,为人明敏果 来家教读,后入东山书院、敷文书院读书。吴应鳌十分孝顺母亲,也非常尊重老师。吴
决,倜傥不拘小节。平生与天台齐召南 应鳌曾对人说:“养不逮亲,昔人所悲,吾父已矣,而吾母幸无恙,纵未能得禄以供朝
(1703—1768)、临海候嘉繙(1698— 夕,顾使温衾扇枕仅事乎!”闻者无不为之动容。叶素娘婚后,夫妇相敬如宾,孝敬婆
1746)等友善。晚年选处州宣平县儒学 婆,诗歌唱和,相互学习,诗作水平提高很快,书法上造诣也突飞猛进。惜好景不长,红
训导,未任而卒,享年71岁,葬于东岙 颜薄命,不到两年,素娘患病竟然中年早逝,香消玉殒,空留遗文。应鳌痛失爱妻、诗
虎头山麓。《台州府志》称其才与齐召 友,悲伤异常,收集她的遗作编辑成集,因素娘有“十分清瘦在梅花”的佳句,遂集其
南、侯嘉 相敌。著述诗文甚富,有《寒 遗草一卷,题名为《寒香录遗稿》。叶素娘一生喜好梅花,死后,吴应鳌痛不欲生,经
香录遗稿》《爱日堂稿》数十卷。翰林 常梦见爱妻手执梅花重来旧馆,作梅花悼亡诗十首示友。齐召南、陈奕兰、侯嘉 等都
院庶吉士、浦江戴殿海为其作传。妻叶 有诗词唱和,以此悼念素娘。临海诗人叶崑深受感动,一口气写下了《题寒香录》诗四
素娘、女吴蕙芳、吴蕙兰(茜云),皆能 首,其中有“何处招魂话短长”“空从梦里寄梅花”等诗句。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叶素
诗善画,名噪一时,为当时台州知名才 娘英年早逝扼腕叹息。
女,有“吴门三才女”之誉,《浙江通志》 素娘诗词清丽婉约,细腻淡雅,以抒情见长,其书法清秀挺拔,格律工整谨严,别
《台州府志》均有记载。 具一格。著名的《纳凉》诗云:“树杪扑轻罗,凉生贴碧波。避人开玉匣,还自掩金诃。
叶素娘(生卒年月不详),少名伊 浴罢风来细,香清梦亦多。今宵有微月,幽意待如何?”叶素娘描写自己在夏夜纳凉的
传,椒江章安人。父叶芬,字珂玉,是一个饱读诗书、品德高洁之士,可惜多次应试都 情景。写景细腻清雅,闺中气质流露其间,传诵一时。又《卜算子》词:“灯尽梦惺忪,
未能考中,遂以教书课子、奖掖后学为生。因他学识渊博,因人施教,远近闻名,一些 忽讶风吹去。半灭半明萤焰微,返照嵌花树。金井露瀼瀼,防我秋兰萎。娇呼小婢护香
大户人家都争相邀请他教习子弟。叶芬从小对叶素娘十分宠爱,悉心调教。素娘少女 容,移入罗帏住。”写夜晚梦醒后的情景,写得自然幽雅,毫无辞藻堆砌之嫌,与《纳
时就写过“浴罢风来细,香清梦亦多”的诗句,被誉为“才女”。在素娘的周围,还有 凉》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时著名学者侯嘉 评“素娘才质,于古今名媛中当兄事若兰
一群闺阁女友,如当时台州著名的女学者洪无仪(素辉阁女史)、才女叶慧珠、陆云华 (南北朝女诗人苏蕙),弟事淑真(宋代女诗人朱淑真);即书法井井,亦在文侍诏(文
等。她们共同学习诗文,磋商学问,相互唱和。她的《中秋次云华妹来韵》诗“绿云觞 徵明)、董尚书(董其昌)间”。又曰:“素娘固孝女,其事孀姑,又为孝妇,非仅以墨汁
漫讶来迟,正忆临风玉树姿。去约飞琼诸姊妹,琅璈一曲集瑶池”,就是根据陆云华的 脂香播当世也。”虽有过誉,亦可见其在诗词和书法上造诣之深,当时的才名地位已誉
来信,依韵奉和友人之佳作,以表达女友间的深厚情谊。 满台州。素娘曾写诗自称“含情自妒李清照”。礼部右侍郎、翰林院检讨齐召南为其写
88 | 人文三门 第四篇 古哲先贤 |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