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品读三门》之《人文三门》
P. 107

传。著名的学者戚学标编《三台诗录》,选素娘诗八首。
 叶素娘逝后,吴应鳌续娶侯氏,生二女蕙芳、蕙兰。

 长女吴蕙芳,自号回浦女史,嫁宁海水车陈闻公,又号“水车女史”,勤奋好学,聪  ൅ؽaᅣḤḤ梫
 慧过人,通经史,工诗词,善丹青,丝竹之音,亦无不精妙,时人誉为才女,有诗词选入  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Ḥ——教育家、书法家、晚清名士
 《三台诗录》《名媛特辑》。著名的《咏雪》诗中“粉绵锦絮万家楼,峰敛群青几陌浮。
 芦荻洲前迷宿雁,渔蓑江上失归舟。半窗冰镜摇书幌,几曲银屏倚幔钩,最是晚来风  章梫,号一山,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出

 色好,一天明月影高流。”由远及近,白昼至夜,写楼、山、洲、江、雁及雪后明月,勾勒  生于三门海游一富裕农家。因父亲着意培养,
 出一幅雪后初霁的雪中景色,后人广为传诵。吴蕙芳师从天台名画家汪霖(字雨亭),  6岁启蒙,青少年时期得到了地方上最好塾师
 以画鹊梅最为擅长,尤以老梅藤雀著称于世,“今有得之者,珍同珙璧”(《见吴氏宗  的教育。18岁考中生员(秀才)后,又远赴杭州
 谱》)。近代著名学者项士元《台州书画家》一文中对吴惠芳的艺术造诣,有较高的评  诂经精舍(书院),在晚清著名国学大师俞曲

 价。旧有《百鸟图》传世,栩栩如生,吴氏族人奉为至宝,新中国成立前每年冬至,挂在  园门下求学十年许。学业优秀,但屡试不第。
 吴氏宗祠中,供大家欣赏。   1891年,30岁方才完婚。婚后辗转于四
 次女吴蕙兰(茜云),又名学素,嫁天台庠生侯存发,人称“梅花女史”。少聪慧,擅  川、山西、江苏、湖南等地为学政做幕僚,长达
 诗词,师从名画家汪霖习书画,学水墨山水,兼及花鸟,没过数月,就得汪霖水墨山水  七八年之久。

 之妙,笔法灵动,擅长画老梅藤雀,有《百雀图》《水墨烟霭图》等传世,被视为珍品。  1901年,上海实业家叶澄衷创办澄衷学
 胡卓亭在《题梅花女史水墨烟霭图》中云:“梅花女史工画梅。今夏就雨亭居士学写溪  堂,聘其为校长。
 山,不数月而遂臻此诣。岂非闺房之秀,具有夙慧耶。”吴蕙兰又工诗词,曾与蕙芳用  1902(壬寅)年,41岁,在朝廷补行上两年
 康熙试博学鸿词之诗题,内用“一、二、  未举行的乡试中中举。转年被保荐参加“经济特科”,却因与他进入翰林的夙愿有违,

 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  且“经济特科”考试的声誉和权威性不如“会试”,放弃应考。
 万、半、两、双、丈、尺、寸”入诗,限“溪  1904(甲辰)年农历三月,参加礼部会试,中贡士。五月参加殿试,中进士。七月参
 西鸡齐啼”为韵,姐妹俩赋七律诗各一  加选拔翰林的朝考,再次中取。至此,43岁的他终于进入了梦想中的翰林院殿堂。第二
 首。吴蕙兰写的是《闺怨》:“百尺楼前  年清廷即宣布废科举,他就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批翰林之一。

 花一溪,七香车断五陵西。六桥遥望三湘  做了七年以教育管理和修史为主要职责的朝廷命官后,目睹了清王朝的最后瓦
 月,八载空惊半夜鸡。风急九秋双燕去,  解。在旧朝覆亡和新国家浴火诞生的惨烈历程中,他既反对和远离以推翻朝廷为目的
 云开四面万山齐。子规不解愁千丈,十二  做了7年以教育管理和修史为主要职责的朝廷命官后,目睹了清王朝的最后瓦解。在旧
 时中两两啼。”备受当时学士赞誉,放在  朝覆亡和新国家浴火诞生的惨烈历程中,他既反对和远离以推翻朝廷为目的的革命,

 鸿词间,也毫不逊色。  也拒绝与北洋政府以及任何军阀合作。除了曾积极参与拥戴溥仪复辟之外,他极少参
 “吴门三才女”才华横溢,诗词书  与政治,唯对废君溥仪长期保持了一个文臣“独抱冬心”的爱戴。年近花甲之后的30
 画闻名于世。齐召南、胡作肃都非常赞  年,他以前朝遗老和文化“名士”的身份,活跃于津、京、沪三地文史界和艺术界。1949
 赏,认为一门三才女,一时佳话,当世  年正月,以89岁高龄谢世。

 无双。            纵观章梫一生功业,主要在教育和书法两个方面。
 ·三门吴岙村吴氏宗谱诗稿


 90 | 人文三门                                                                  第四篇  古哲先贤 |  9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