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品读三门》之《人文三门》
P. 42
·仙岩洞
a໓฿བॆჭმၬൖ 清洞。只见洞山双峰,疑为雁荡,赋一律云:“鲸波万里送归舟,倏忽惊心欲白头。何处
赭衣操剑戟,同时黄帽理兜鍪。人间风雨真成梦,夜来江山总是愁。雁荡双峰片云隔,
146年以后,循着当年宋高宗逃亡的路线, 明朝蹑履作清游。”
又一个被追逐者——南宋末年最为著名的救亡 文天祥盘桓洞中时,听道者说及城门(今花桥)张和孙父子慷慨好义,皆当地人
名臣文天祥逃到了三门湾。这次追逐者是不久 杰,遂化名刘洙,去城门往访张和孙。宾主纵论形势,分析军事,决定在当地广招勤王
前战胜了宋的死敌金而现在又几乎鲸吞了宋的 义军。未几,闻张世杰、陆秀夫拥戴吉信二王已到福州,文天祥作别张家,匆匆南下。
元帝国。 路过黄岩时,又寄一诗给张和孙,告以实情,并相约会师闽广,复兴宋室。张和孙变卖
德祐年间(1275),南宋4岁的小皇帝被元军 所有家产,筹集粮饷武器,招募义兵,打造船只。当地士绅亦积极响应,为之募款捐资。
北掳后,右丞相兼枢密使文天祥出使元营,持节 亭旁祝家村(今已废)宋室侍郎祝治民以及寄寓其家的宋恭宗朝尚书金殿公之四女金
抗论,激怒元丞相伯颜,旋遭拘捕。文天祥被押 四娘,共襄抗元大事。亭旁岙楼楼义民,捐出相当于宁海县半个县的粮饷支援勤王义
解大都(北京)途中,与杜浒、胡文可等12人从 军,人称“楼半县”。
镇江脱逃,辗转至通州下海,南下永嘉寻找益 张和孙发檄文,率义军出三门湾,与文天祥在福建省福安县会师,在浙闽沿海一
王,以图重整旗鼓,起兵抗元。船经猫头洋过岙 带与元军大小二十余战,张和孙身先士卒,出生入死,屡建胜绩。他曾建议各路义军
口,有十余艘敌船追踪而至,文天祥等人避入仙 合击明州,但为朝廷丞相陈宜中、越国公张世杰所阻,攻取明州计划未能实现。景炎
岩港,弃舟登岸,循当年李清照足迹,避入百花 二年(1277),元将张弘范由海路南侵,与义军在海上展开激战。义军终因寡不敌众
·文天祥
26 | 人文三门 第二篇 鼓角争鸣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