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8 - 古桥神韵
P. 158
古 桥 神 韵
侧墙压顶石,从图四可见缘石与侧墙顶石
为整块长条石手工凿出,再设特殊榫构。
原材开采不易,加工精细,难度较高。缘
石外挂悬出拱券面 6 厘米左右,拱顶块缘
石上下凿成弧形,等截面,与拱肋砌筑密贴,
制作、砌筑精良。安弓桥造型设计另具一格,
精巧且具有特色,桥型美观。
1998 年 2 月,当地村对桥面栏杆进行
修理,并特意更名为“麦杆山风景桥”。 图二 拱底显示拱券结构
据传明朝时,当地庞姓宗族分支在选择居
住地时,选在这一小山丘地方,是因村后
山丘形似飞鹤,而村居鹤头下面,山称“脉
赶山”,俗谓白鹤将山脉赶到这里,因谐
音,后村名成“麦杆山”。从居住环境看,
村前无较大溪流,仅一小坑流,于生产生
活不利,更从风水地理看,是一大缺陷,
尤其古人对居住地的风水十分讲究,因此
图三 九级上桥踏步
在建村的同时,决定在村前人工开挖一条
溪流,以创造风水,克服风水学上的缺陷,
以利子孙居住,方便排洪排水和生产、生活。
并 决 定 在 人 工 河 的“ 穴 道” 位 上 建 造 一 座
桥梁,把上下桥踏步各建成九级(图三),
似另有意函。挖河建桥,克服风水缺陷,
以宜居住,连续龙脉,又因此可建造通外
面大路,同时在桥头建麦杆山庵,作为镇
图四 拱上侧墙榫结构,拱上侧墙石与栏杆缘石
桥之所,又可成为周围村民的宗教活动场 同为一块石料
所,以保佑造福村民和兴旺后代,使成风
水宝地,人往高处走,步步高升至顶级的
哲学心理,桥成关键之作,故设计别出心裁,
建造精细。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