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古桥神韵
P. 59

第三届全国古桥研讨会









                                                   分之一前后处急速弯曲,拱轴线呈椭圆拱                                                                                                                                   差的这一现象,应是当年建造时留下的缺
                                                   状(图六)。                                                                                                                                               陷,并非建成投入使用后形成的。该桥块
                                                                 3. 两端用块石砌筑的拱券是变截面拱,                                                                                                                    石干砌的两端拱券,建造时必须进行“尖

                                                   在与长条石连接处拱厚 25 厘米,拱脚厚                                                                                                                                 拱”,以使拱券石挤紧贴实,事后才能嵌

                                                   51 厘米。从图二中可清楚看出块石拱券厚                                                                                                                                 砌入顶边长条石,才能起到拱的作用。不
                                                   度逐渐向拱脚增厚,提高了桥拱的受力状                                                                                                                                   知当时用的是什么砌筑拱架,是木拱架还
                                                   况,这一变截面拱券设计很科学,符合现                                                                                                                                   是土木结合的土胎拱架。一种情况是拱架

                                                   代石拱桥设计计算原理。                                                                                                                                          两端沉降不均造成的,二是拱券石加工的

                                                                 4. 平面上干砌块石拱券的宽度,由顶                                                                                                                     角度不符合设计要求,在尖拱时,一端弹
                                                   板条石端宽 1.62 米,向拱脚逐渐增宽至                                                                                                                                起多,或一端下沉,造成桥面向一端倾斜,
                                                   1.95 米,块石拱段上下游两边线向内微弯,                                                                                                                               挤紧后,却能处于稳定状态,无碍安全和

                                                   平面上形成双向曲线。桥拱平面纵向两端                                                                                                                                   使用。

                                                   微弯曲线用拱顶石板的直线来连接 ( 如图
                                                   三平面 ),这与桥立面形状 ( 见图三立面 )                                                                                                                              三、建桥时间
                                                   相呼应,在平面和立面上,桥拱两端均为                                                                                                                                                  南宋时,才有人迁入贤投居住,据《天

                                                   曲线,中间用一直线段相连接,形成平面                                                                                                                                   台县地名志》载:“贤投,距上庞西 2.2 公里。

                                                   双曲,立面如椭圆。                                                                                                                                            村傍溪岸,原名岸头,因方言谐音,变为
                                                                 5. 块石拱券与长条石间无通长角石砌                                                                                                                     今名。泮姓最早居此,现多蒋姓。”古时
                                                   入,而采用错缝砌筑 ( 图五 ),从桥拱的整                                                                                                                               始丰溪为漫滩溪流,据村民指认,解放前

                                                   体性上讲,相对较差,但却是折边拱向石                                                                                                                                   后,村西端老屋前即为始丰溪,村居岙口,

                                                   拱桥横连砌筑演变中的一个过程,两端四
                                                   分之一 的拱脚段 属于横连砌 筑(图七)。
                                                   该桥已存在使用 200 余年,至今完好无大

                                                   损伤。据村内 90 来岁的老人们讲,“在我

                                                   们手里该桥主体未修理过,仅东端踏步维
                                                   修过,也未听老辈人讲起修理过这座桥”。
                                                   应该说整体性尚好,但更得益于拱脚直接

                                                   砌筑在溪坑底的基岩上,无沉降问题。

                                                                 6. 从图二照片上不难发现,桥两端并
                                                   不水平,略有高低,顶边长条石两端,高
                                                   差约 3.5 厘米。拱券前后相对应点出现高                                                                                                                                图七 块石拱券



                                                                                                                                                                                                                                                                                                                                                        47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