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天台行旅》
P. 98
端上的瑞霞洞,是济公少年读书的地方,
倒是一处安谧的所在,位于在崖顶绝壁
喝酒了就狂醉一通,不知昼夜春秋与凡俗:
之上,凭虚凌风。少年济公曾读书在此,
醉傲风颠卒未休 杖头明月冠南州 转身移步谁能解 雪履芦花十二楼 民国前,天台人裘了真率先在此奉祀济
公神像。1989 年春节,由天台县老人协
他与人无争,与人为善,时时感到幸福宽慰:
会领头,各方人士四处奔走,广集民间 ▲ 济公西院 胡明刚 摄
几度西湖独上船 篙师识我不论钱 一声啼鸟破幽寂 正是山横落照边 资财,经过两年辛劳,才得以建成。该
湖上春光已破悭 湖边杨柳拂雕阑 算来不用一文买 输与山僧闲往还 建筑是南京工学院齐康先生设计的,融传统民居与现代风格与一体,前山门
他的内心与佛法,与自然风物合二为一,其境界是入世的也是超脱的。 形如袈裟,称袈裟台,主院状如僧帽,名八盖阁,饭厅如葫芦,称为葫芦斋。
松月轩则如芭蕉扇,而后山门如破蒲鞋,称只履门。总体构思别具一格,表
现了济公的独特神采。
一边行路,一边品读与济公有关的书,觉得轻松有趣,充满智慧。我直 济公院构筑在崖壁之上,翼然临风,可叹一绝。在此开辟台地又不损山
奔赭溪之畔的石墙头而去,那里有一处济公亭,旁边建有济公殿.天台籍老
容可谓是用心良苦,何况沿着陡坡直上运送土石更觉艰辛。站在大殿正中,
作家许杰楹联一副:“我敬你敬你有求必应,你笑我笑我处世无能”,论济 凝视着济公的雕像,只见济公身体前倾,行色匆匆,再看他的脸部表情,左
公如论我自己,亦庄亦谐,情趣无限。石墙头附近,有一处名叫“沙坑”的
视似笑,右视在哭,逍遥癫狂,神采独具,济公作为一个下层平民的形象,
村落,是永宁庵的旧址,还可以见到鹅卵石铺成的道路和路廊。再往北,就 登上大雅之堂,在他身上,任何清规戒律均属多余,任何显赫的权势不屑一顾,
到了王家村,为济公外婆的老家。石墙头是济公家的后花园。民国年间,这
他作胡语有真旨,啖狗肉有禅味 , 是对几千年来僵死教条的叛逆,他行为狂放
里有一处济公佛院,香火茂盛,后毁于文革。上世纪末,天台人重建了济公 蓬头垢面,却济贫扶困嫉恶如仇,是真善美的化身,有着一种特殊的神韵,
的故居,济公故居位于赤城路 499 号,是一处仿宋建筑。而位于故居西边济
没有丝毫矫揉造作的成分,尽管没有得到任何官府皇家的封赐与恩典,但在
公出生的老房子,早已倾塌。现在看到的济公故居是 2004 年新建的,很快成 民众心里是永恒的。来自民间回归民间 , 完成了朴素而深刻的道义之旅,我实
为中外信徒朝拜活佛的圣地。故居建筑占地 16 亩,由观霞阁、李府大院、陇
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人性的回归。
西园组成,两座木石结构四柱三间式 济公院左边,有一块悬崖,天然而成济公形象,人称书记岩,在南宋高
的牌楼,上面所镌刻的“永宁村”大
僧居简的《释籖岩记》中有所记载。此岩如济公头戴僧帽,鼻较大,下巴突出,
字,仿佛把我带到800年前的那个年代。 轮廓分明,面颊丰满。从济公西院横路往东,就到了济公东院,与西院的行
李府大院之东,是陇西园,因李氏家
色匆匆的济公像不同,这里供奉的济公像正襟危坐,一派庄肃之相。堂后为
族自陇西郡迁来,又因这里位于天台 白云洞,供奉济公百态雕像,情趣各异,神采斐然。伫立东院的永安亭上,
佛陇山的西面,小桥流水,亭台楼阁,
凭栏远眺,一眼就看到济公故居的崇楼杰阁,还有那个古朴的石墙头。
一处富有江南特色的民间园林。园内 在济公院行走,我伴济公放纵逍遥,携一路狂禅回家,化出与济公一般
济公殿,供奉的济公像,是以纯白玉
充满狂禅意味的诗句,自由的身心与济公融为一体:
雕琢而成的。
伫立李府大院之西的观霞阁,往
颠摇笑傲入霞林 梵响灵谷神即清 我为众生我是佛 参禅何用法华经
▲ 济公东院 胡明刚 摄 西望去,赤城山宛然在目。那赤色崖 破衣褴衲自潇洒 醉月依松不染尘 伫立遥观云天外 一声钟鼓一声磬
98 天台行旅 相伴济颠,携一路狂禅回家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