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8 - 罗阳镇志
P. 208
ֻḤḤḤࣜḤḤḤ࠶
第三节 竹木加工
罗阳地处山区,竹木资源较丰,故其竹木加工在工业生产中占较大比例。竹木加工含竹加
工和木加工,而有的企业专营竹加工,有的专营木加工,有的则兼而有之。故合并一节分竹
加工、木加工记述,而木加工之重点则是木制玩具生产。
竹加工 含竹纸制造和竹器制作。
竹纸制造 竹纸以幼竹为原料制造。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花笺纸制作术传入。马头岗
村至今留有“纸焙垄”地名,可见,历史上该处曾设纸厂。至 20 世纪 50 年代,今之罗阳镇域
均有纸工从业。据 1952 年统计,罗阳镇纸工 2 人,南山乡 43 人,黄沙乡沙堤村 35 人、黄湖
村 10 人、三洋村 12 人。
竹器制作 竹器制作指以成年竹制作成器具,从业者称篾匠。在手工业时代,以师带徒,
入户加工。其制成品包括箩、筐、篓、簟、帘、筛、笠、笼、箕等等。总之,200 来个竹字头
的汉字所表示的用具,都是用竹制作的,罗阳的篾匠基本都会制作那些竹器具。1953 年,罗阳
组建手工业联社,按行业分辖六个小组,竹器小组为其中之一。1962 年,镇属企业经调整,竹
器小组改为竹器社。20 世纪 80 年代后,竹器生产渐呈衰势,其业务似附属于木制品业之中。
2008 年,罗阳镇完成南外竹木加工标准厂房一期工程(2000 平方米)建设,全镇竹加工企业
相继迁入。
木制品加工 在手工业时代,木工分大木、小木、圆木。大木指建房木工;小木指制作木
质用具;圆木指制作桶、盂、盘等圆形木制器具(1952 年罗阳镇有圆木工 10 人)。木匠也是
以师带徒,入户务工。1953 年,罗阳大木工参加罗阳建筑社,为建筑业成员。20 世纪五六十
年代车木工艺兴起。1962 年,罗阳车木厂建成。这就是罗阳小木行业企业的初生儿,也是小木
行业半机械化生产的开端。其初期业务主要以小木材为原料,加工算盘、刀柄、棋子、车子床等。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小木加工几乎全部投入木制玩具加工行业。
木制玩具加工业,起于 20 世纪 70 年代高级工艺美术师季桂芳木偶头像研究和“老寿星”“西
游人物”“仕女”等车木玩具的设计创作。1972 年 4 月,县手工业联合社张怀俊等人成立玩
具生产筹备小组,10 月,泰顺工艺美术厂正式成立,3 个月内销出玩具产值 3000 元。1973 年
罗阳木器厂、制伞厂、县算盘厂 3 家企业转产木制玩具。玩具大量出口,年产值 13 万余元。
1977 年 5 月,20 多种产品在全国玩具展览会上展出,经媒体宣传,木制玩具声名远扬。1979
年产品远销美欧、东南亚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值 97.90 万元,创利润 18.83 万元,税金 5.84
万元,外汇收入 49.20 万元。1992 年,玩具出口企业 7 家,完成出口交货值 770 万元。1994 年,
全镇玩具厂 34 家,加工点 265 处,木制玩具总产值 2000 万元。2004 年全镇有木制玩具企业
156 家,其中年产值超千万元的有 3 家,协作配套加工点 112 个。是年 5 月 19 日,县政府命名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