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3 - 罗阳镇志
P. 363
罗阳镇志
被有花,兑个金瓜。
金瓜蒂,阿娒(注)吃了当皇帝。
金瓜臀,阿娒吃了中状元。
注:阿娒:孩子。
你笛搞(注)
娒,娒,你笛搞?我望鸭。
鸭笛搞?鸭生卵。卵笛搞?卵客吃。
客笛搞?客割芉。芉笛搞?芉饲牛。
牛笛搞?牛犁田。田笛搞?田种糯。
糯笛搞?糯酿酒。酒笛搞?酒给旁山老老吃。
故事讲给阿娒听。
注:笛搞:干吗。
(卢亦挺搜集)
第四节 文化遗产
物质文化遗产 原称文物,指“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产”。罗阳文物
较丰,分石刻、陵墓、古建筑记述。
石刻 以石为材刻制的碑、亭等。
山交寺开田记碑 在鹤巢山交村。碑为青石质,高 1.22 米,宽 0.60 米,厚 0.10 米。碑额
呈椭圆形,两面镌字,一面为捐田人姓名及捐田数;一面为篆书“山交寺开田记”。寺系日本
僧人太初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创建(今已毁)。太初圆寂后,其徒心照承志开荒造田,自
力耕食。明天顺三年(1459)勒石纪其事。1988 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及泉碑 位于儒学路。碑高 1.52 米,宽 0.645 米,青石质,椭圆形碑额。原为“泰顺县儒
学碑记”碑,刻于明景泰七年(1456)。明天顺四年(1460),碑之反面再被刻上“泰顺县建
置沿革记”。两记均为篆体直书单线阴刻。明隆庆六年(1572)知县王克家又在反面刻上“及泉”
二字。此碑成为特有的一碑三刻。1985 年被县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修泰顺学宫记碑 在县实验小学内,建于清代。青石质,碑身高 1.48 米,宽 0.74 米,
厚 0.15 米。碑文通体正楷直书阴刻,为清代泰顺学者曾镛撰写。该碑详细记载重修泰顺学宫的
经过及其作用。1988 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 年,县机关幼儿园扩建清基中发现清咸丰七年(1824)东外潘福纶撰书《重修学宫记》
碑。碑身高 1.42 米,宽 0.66 米,厚 0.10 米。存县机关幼儿园内。
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位于北大街南侧万罗山北麓,碑呈等边三角形,碑高 1.66 米,边宽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