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罗阳镇志
P. 92
ֻؽḤḤḤሱಖߌ
第一节 四季特点
“四季分明”是罗阳气候的特点之一。
春季 平均入春时间为 3 月 28 日,终于 6 月 18 日,历期 83 天。季平均气温 18.6℃。
其间冷暖气流交绥频繁,气温波状上升,偶有“倒春寒”和晚霜、雪、冰雹出现。4 月极端
最高气温 34.4℃(1987 年 4 月 13 日),极端最低气温零下 0.8℃(1965 年 4 月 5 日),变幅
35.2℃。4—5 月雨日 42.6 天,月平均降水量在 200 毫米以上,降水较冬季显著增多,春季降雨
量占全年总雨量的 30.80%。
夏季 平均入夏时间为 6 月 19 日,结束于 9 月 13 日,历时 87 天。季平均气温 25.1℃。
初夏梅雨期阴雨连绵,常有大雨、暴雨出现。夏季雨量占全年总雨量的 38.90%。7 月初出梅,
进入盛夏后,晴热少雨,易出现伏旱。7 月至 8 月台风活动较频繁,常伴有降雨过程,有时可
解除或缓和旱情,但影响严重时即造成风灾和洪涝灾害。
秋季 平均入秋时间为 9 月 14 日,终于 11 月 21 日,历时 69 天,季平均气温 16.7℃。秋
分前后,暖、冷气流再次交绥,气温缓慢下降,昼夜温差大。中秋节后,秋高气爽,易旱少涝。
秋季降雨量占全年总雨量的 19.30%。
冬季 平均入冬时间为 11 月 22 日,终于次年 3 月 27 日,历时 126 天,是四季中时间
最长的季节。季平均气温 7.7℃。其间,降雨量少,天气干冷,1 月至 2 月极端最低气温在—
8℃。遇寒潮侵袭时,出现降雪、冰冻等灾害性天气。
1991 年至 2010 年气象要素列表如下。
表 02—02 1991 年至 2010 年气象要素 单位:℃、毫米
年份 气温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降水量 日照时数 相对湿度 蒸发量
1991 16.4 35.7 -7.7 1620.90 1600.6 84 1347.60
1992 15.9 35.6 -6.4 2361 1555.5 83 1261.20
1993 16.2 35.7 -6.8 2017.60 1544.0 82 1268.30
1994 16.7 35.7 -5.8 1961.80 1609.4 83 1317.90
1995 15.6 35.3 -5.6 2027.60 1662.0 82 1262.20
1996 15.8 35.3 -4.7 1592.70 1715.5 82 1358.20
1997 16.4 32.9 -4.7 2422.20 1409.5 84 1232.20
1998 17.3 37.2 -4.5 2195.30 1505.6 84 1344.10
1999 16.3 34.5 -9.3 2215.50 1547.0 83 1120.10
2000 16.3 36.6 -6.5 2378.90 1486.2 84 1133.90
2001 16.5 35.2 -5.0 1927 1719.5 84 1214.20
2002 16.8 35.6 -2.7 2160 1502.9 84 1210.40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