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洲岭乡志
P. 107
洲岭乡志
每月由县民政局发给董满仪生活困难费 15 元。”
优抚方式 包括一次性抚恤补助、优待劳动工分、医疗补助、定期定额补助、住房修建补
助、老区基础建设补助等。
一次性抚恤补助 1950 年 12 月 1 日,内务部颁发的《革命军人、残疾军人优待抚恤暂行
条例》规定,国家对革命烈士、因公牺牲病故的现役军人等家属实行抚恤,按职务发给一次性
抚恤粮。1953 年后改发一次性抚恤金。
优待劳动工分 1964 年 5 月 29 日,县人委〔64〕泰民字 122 号《关于迅速做好优待劳动
工分评定工作的紧急通知》称:“根据省人委 1 月 9 日议民字 17 号通知的规定,对于烈属、
军属和残疾军人、带病回乡长期不能劳动的复员军人的优待劳动工分,要力争在春耕生产前全
部评定落实。”据 1980 年资料,洲岭公社有 9 户 29 人享受优待劳动工分。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
即停止劳动工分优待。
定期定额补助 1960 年开始,部分优抚对象享受国家定期定量补助(简称定补)。1985
年 1 月 1 日起对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病故军人家属的定期定量补助改为定期抚恤,提高抚
恤标准,发给《定期抚恤金领取证》,凭证领取。对三个时期的“三老”人员(二战时期、抗
日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老红军、老游击队员、老交通员)进行调查。1987 年,洲岭乡有退
伍老红军、烈士家属、复员军人等共 7 人享受定期补助(其中 3 人此前已享受)。1988 年 7 月
21 日公布,洲岭乡共有二战老同志 46 人享受定补,有 17 位复员军人享受定补。之后,还有少
数人经过调查落实定补,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调整提高补助标准。1994 年全乡共 87 人(户)、
1998 年 78 人(户)、2004 年 58 人(户)享受定补。
选录 1994 年定补对象姓名及每月定补标准:
烈士家属(14 人):
上庄村叶秀 55 元 / 月;周塆村黄阿姆 55 元 / 月;上舟垟村陈美香 55 元 / 月;长僻村薛学
文 45 元 / 月;长僻村苏美菊 45 元 / 月;宅里村曾方老 45 元 / 月;宅里村王明欢 45 元 / 月;宅
里村曾瑞东 45 元 / 月;宅里村林声福 45 元 / 月;宅里村苏锡语 45 元 / 月;华荣村缪富娇 55 元 / 月;
三条华村陈为法 45 元 / 月;垟尾村范大建 45 元 / 月;瑞岭村董仁发 45 元 / 月。
红军失散人员(67 人):
瑞岭村:董仁景50元/月;董仁欢50元/月;董仁赠50元/月;缪阿花45元/月;董圣
浴 45 元 / 月;董圣谅 45 元 / 月;董圣柏 50 元 / 月。
半路村:彭方仲 45 元 / 月;彭仲连 45 元 / 月;彭仲流 50 元 / 月。
宅里村:廖月渺45元/月;张女45元/月;曾秀凤45元/月;江秀凤45元/月;苏君算
45元/月;王美松45元/月;章昌规45元/月;王明寿45元/月;王明 45元/月;王克敏
50元/ 月;王明运45元/ 月;陈花45元/ 月;廖明秩50元/ 月;廖天钮60元/ 月;曾呈伟
45 元 / 月;曾呈春 55 元 / 月;王克窕 45 元 / 月;王克卯 45 元 / 月。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