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洲岭乡志
P. 125
洲岭乡志
分别记述古建筑、遗址、匾额、题词。
古建筑 桥梁、宗祠、宫庙、牌坊等。
古桥 三条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毓文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见第
十二章第一节)。
古民居 周塆古民居与石岭古民居群最著名。
周塆古民居 周塆吴氏四世孙国学生仁鹗手建,始建于清嘉庆壬申年(1812),占地面积
3500 平方米。房屋造型大方,工艺精湛。正厅前有天井,左右有偏厅(师厅),房后有花台鱼
池,格局对称。柱头、窗棂、桌椅之装饰图案雕刻精细。
石岭古民居群 多为清代三合院式建筑,一般由正房、左右厢房、石门楼和围墙等组成。
宗祠 各大姓均建有宗祠。
吴氏宗祠 祠址周塆,清嘉庆元年(1796)初建,光绪四年(1878)拓建。民国 11 年(1922)
用作洲滨小学校舍。
董氏宗祠 在瑞岭,清咸丰十一年(1861)初建。
张氏宗祠 清同治九年(1870)建于下舟洋蛟龙湾。
彭氏宗祠 清同治十一年(1872)十一月建于半路底外洋,民国 25 年(1936)被烧毁,
1950 年 10 月重建,2008 年重修。
庄氏宗祠 清光绪四年(1878)建于洲滨上溪。
缪氏狮峰支祠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二十日建于前程(埕)牛屿。
宫庙 较多,择记 4 座。
三官宫 在前程(埕)之东下舟洋水头大路面,元明始建上坪,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
重建并塑像,同治三年 (1864) 重建两庑并砌石龛。
陈夫人庙 清嘉庆四年(1799),岭兜、宅里、岩坑、长僻、马迹岭、半路等村合建于半
路外大丘角。建筑面积 15 米 ×11 米。
石岭文昌阁 初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2006 年重塑神像。
太阳宫 又称水尾宫,初建年月失考,清咸丰六年(1856)重建于洲滨水尾。
石岭地主宫 初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2011 年重建。
牌坊 仅记陈氏节孝坊和潘氏节孝坊。
陈氏节孝坊 范邦源之配陈孺人,清同治九年(1870)九月奉旨钦旌节孝,光绪十七年(1891)
十一月二十四日建节孝石牌坊于洲滨面前洋碇步头。1966 年“文化大革命”时坊被捣毁。
潘氏节孝坊 周塆国学生吴廷 (yù)妻潘氏,“青年守志,节励冰霜,由县申详请旌,
恩准建坊”。民国壬子年(1912)树节孝坊于瓦窑岗之路隅。1966 年“文化大革命”时石牌坊
被捣毁。
遗址 选记 4 处。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