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洲岭乡志
P. 127

洲岭乡志


               乡……”(标点引者加)详见传略。
                    洲滨《范氏宗谱》(2005)记载,范氏六世祖范炜孝“尝旅贩闽侯,遂浮海渡台北,期有

               所获,三年不归”。详见传记。
                    光明磊落做人   1996 年春节,周塆村青年吴用图为救落水女学生而献身。事后,省、市、

               县诸多媒体做了报道。共青团温州市委、共青团泰顺县委分别追授吴用图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吴用图献身救人之举并非偶然,平时就养成光明磊落做人的品德。详见第二十章第四节《堂堂

               正正青春歌》。
                    重义轻利、和睦为贵   周塆村农民吴明石家祖孙数代践行中国传统道德。其祖父拒买盗木

               建房,教诲儿孙光明磊落做人。兄弟手抄《昔时贤文》《三字经》,口诵身行。其妻拾钱还人,
               别人落下小半箩大米,她经多日查问,将大米送还原主。亲子吴用图救人献身后,被救者送红

               包酬谢,吴明石夫妇分文不取。被救者就读学校师生捐集 5000 元慰问金,吴家执意将慰问金
               转捐乡校公用。吴家人坚守信念:钱财身外物,情义值千金。1996 年,《温州日报》、浙江《农

               村信息报》等媒体纷纷报道吴明石家庭传承传统美德的新闻。当年,吴明石被评选为温州“康
               松杯”1996 年十大家庭新闻人物之一。详见第二十章第四节《一家普通农民的道德》。

                    护养观赏鱼    1986 年,洲滨小溪偶然有了几尾红鲤鱼。人们猜测是南院乡稻田养的鱼被
               大水冲流下来的。有人说挺好看,把它养起来。于是开始封禁溪流。村民推举 19 位老人组成

               护渔小组。1997 年八月初三下大雨,许多鲤鱼流入稻田。19 名护渔小组成员连夜下田捉鱼,
               捉回 500 多斤活鱼,最大的一尾 30 多斤重。又一次涨大水,大的鲤鱼基本流光了,小组成员

               就到溪下游寻找捕捉,一连捉了六天,把大部分红鲤鱼捉了回来。此后二三十年来,洲边(洲滨)
               溪的观赏鱼游弋不止,闻名遐迩,曾被中央电视台记者摄入镜头。



                                                 第四节    广播电视



                    洲岭乡域的有线广播创建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时在主要村子安装一只 20 瓦或 25 瓦的高

               音喇叭,转播中央和省级人民广播电台节目。70 年代全县广播线路联网后,乡广播室成为县广
               播站的转播站,舌簧喇叭取代高音喇叭。90 年代有线广播线路失修,改建调频广播。继而建光

               缆网路,广播电视同线。1993年全乡广播喇叭入户率为41%,70%人口可收看电视。1995年11月,
               龙溪村村民集资建成有线电视站。1996 年在上舟垟村建地面卫星电视接收点。

                    1997 年 11 月 5 日,温州市广播电视局、温州市国家安全局批复称“洲岭乡未经广电行政
               部门批准,安装使用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属违法行为”,责令拆除。

                    1999 年,宅里、垟尾、上庄、梨坪、瑞岭、半路垟、上舟垟、下舟垟八村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
               当年6月开通长僻、上庄、梨坪三村闭路电视。2004年半路、宅里两村电视联网工程完成。2007年,

               投入 6 万元完成上庄、三条华二村闭路电视联网工程,实现全乡广播电视村村通。

                                                           108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