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洲岭乡志
P. 126
ֻࣴᅣḤḤḤ໓ḤḤḤ߄
继树亭址 在前程(今前埕)之西大路。居屋门首有巨樟,“高约四五丈许,方围一二丈有奇,
谅在唐宋之时即有”,“历明元讫清”,“忽于己巳年(或 1809 年——引者)三月二十八日焚
化烬尽,其枝破落者无数,唯剩树皮壁立。”时人特建凉亭,取名“继树亭”,并于亭内设造
神龛以祀樟神。详见第二十章第四节散文《继树亭志》。
三十六间 在上庄村,系一岩穴群。二战时期红军游击队曾在此隐蔽宿营,故亦称红军洞。
政府寮址 在梨坪村白箬潭附近。政府寮建于二战时期,供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隐蔽宿营。
1936 年冬被国民党军烧毁。
红军寮址 在上庄村杨梅垄岗后山,二战时期建寮,用于红军隐蔽宿营,故称红军寮。
1937 年 2 月 8 日,被国民党军烧毁。
匾额 选记 4 幅。
洲滨《范氏宗谱》载,乾隆二十五年(1760),县令乔萃荣为洲滨范邦源妻陈氏旌匾曰“雪
映冰心”(经查,乔萃荣于乾隆四十四年任泰顺县知县,故上条所记有误——编者)。《范氏
宗谱》又载:“嘉庆十四年(1809)八月,邑令涂大谟为洲滨范氏三世邦源妻陈氏旌以匾曰‘德
映彤辉’。陈氏自夫亡后守志五十九年,寿八十一而终。”洲滨垟头《张氏族谱》载,清乾隆
丙午年(1786)县令乔萃荣(已离任——编者)为洲滨张氏二世明琰赐“硕德流芳”四字作匾额。
匾额今犹存。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春,太学生范延庆七十寿,县令徐树渊赠匾“启厚敦昌”
(经查,当年汪龙珠任泰顺县知县——编者)。
题词 选记 3 幅。
1981 年,公路桥——龙溪桥建成,全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温州市文联副主席方介堪
题写桥名“龙溪桥”。
2004 年 8 月,省委副书记梁平波为岭上塆革命纪念碑题写碑名“岭上塆革命纪念碑”。
2005 年 10 月,前水电部革委会主任张文碧为岭上塆革命纪念馆题写馆名“岭上塆革命纪
念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 见本章第一节。
第三节 风 尚
多部宗谱和其他资料记载,今洲岭乡域的突出民风有穷则思变,勤奋发家;堂堂正正做人;
重义轻利,和睦为贵等。
穷则思变,勤奋发家 上舟洋《张氏宗谱》(1914)旧序有如下文字:“上舟洋张氏亦于
乾隆初年迁自平洋(阳)之南湖,初居黄客墘,奉可周公为始迁一世祖。究其初,乃其次子辉
山公年未成童,负耒耜入泰,寓黄客墘,篷庐寄迹,力作勤耕,负米归养,历有年所,始
奉父母,邀昆季,乔迁其地。自此奋志陇亩,东作西成,积二三十年,遂致粟红贯朽,富甲一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