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 - 洲岭乡志
P. 138

ֻؽ൅ᅣḤḤḤൂḤḤḤ໓


               公开的,有半公开的,有秘密的,还有明为国民党地方政府人员暗里为革命工作的(称“白皮
               红心”)。宅里一带革命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区委、区政府开会,就餐者多达 13 席。然而,

               当国民党反动派对我革命根据地实行围剿时,宅里一带的人民付出的牺牲特别巨大而惨重。进
               剿的敌人对我革命根据地实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宅里自然村有 5 座大房子全被烧光。

               那些单家独户的自然村,如南山、青寮、十八丘、南山子、底洋仔、乌石岭、上门头岗、上堂
               底厝、水夹岭等自然村,因惨遭“三光”,荡然消失,而岩坑自然村的遭遇则更甚。

                    岩坑,是泰南区革命活动中心之中心。泰南区委又称岩坑区委,泰南区苏维埃也称岩坑区
               苏维埃。泰南区委首任书记曾呈国、泰南区苏维埃主席廖明显、区苏维埃分管军事的成员廖月起、

               区苏维埃分管财政的成员廖明叶等,都是岩坑人。因此,敌人对岩坑尤为痛恨,先后三次围剿
               岩坑。

                    1936 年 1 月 18 日(已亥年十二月廿四)夜晚,国民党军 300 多人包围岩坑。40 多位革命
               干部和群众被抓捕,其中 30 多位是岩坑人。泰南区苏维埃主席廖明显和交通员王方正以及李

               文才、彭岩圆被押至洲边,十二月廿八遭枪杀。人们说十二月廿八将过年了,而国民党顽固派
               却把革命烈士廖明显的首级从洲边送到岩坑,说:“给岩坑人过年。”

                    经过三次大围剿,岩坑自然村大小房屋 19 座被烧得片瓦不留。牲畜、粮食、家杂乃至棺材、
               石磨,被洗劫一空。岩坑原有 280 多人口,被敌人直接杀害的 7 人(其中 6 人被追认为革命烈

               士),被国民党抓丁有去无回的 6 人,因失去丈夫无奈改嫁的妇女多人,如烈士廖明成的妻子、
               被敌杀害的廖明叶的妻子、烈士曾云灶的妻子、参加革命活动病饿而死的廖明钱的妻子等。因

               失去父亲而为他人养子的,有烈士廖明显的三子一女、烈士廖月成的两个儿子等。因惨遭洗劫
               而无法在岩坑继续生存被迫流亡他乡的,因遭洗劫贫病而死的,难以计数。到了全国解放之日,

               岩坑村只剩 52 口人,土地改革时,只有 50 人参加分田地。
               (岩坑村红军失散人员廖天钮〔87 岁〕、曾呈春〔88 岁〕口述,翁少平记录整理于 2005 年 9 月)



                                                       二、政府寮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梨坪村一处大深涧里有座“政府寮”。

                    洲岭革命老区的红军、游击队和苏维埃政府,为了隐蔽自己,防备敌人破坏,常常利用密
               林、险谷、岩穴为栖身之所。岭上塆一带就有红军寮和三十六间(岩穴群)。而梨坪乡苏维埃

               政府则选择浙闽边界的溪涧一处叫白箬潭的险谷地扎寮,乡苏维埃的工作人员、地下交通员、
               特别队员,天天到寮中夜宿。篷寮连续被使用了两年时间,后人称之为政府寮。

                    1936 年冬的一个晚上,沈茂强、沈茂唱、沈茂家、沈贻考、李文潘、沈贻管、沈贻灶、
               沈贻造、沈茂明、沈贻各、陈全、陈富、陈金、黄永康、董宏俊、黄道铜、黄道发、沈老五等

               20 来人在寮中过夜。他们中有乡苏维埃主席、游击队长、地下交通员等。即将黎明的时候,偷

                                                           119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