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3 - 洲岭乡志
P. 143

洲岭乡志




                                                        继树亭志

                    前程之西,大路中有亭曰继树亭者,非以地名也,其义殆于有所取也。亭为闽浙通衢往来
               憩息之所。前时未曾建立亭舍,后因居屋门首有樟树,高约四五丈许,方围一二丈有奇,谅在

               唐宋之时即有焉,历元明讫清,魁茂如盖,行人赖之。讵知物数无常,忽于己巳年三月二十八
               日焚化烬尽,其枝破落者无数,唯剩树皮壁立。当是时,余先君子思:此树历千百年之久,一

               旦而倏然付之祝融,殆显然脱迹于神灵欤!爰邀同志,将未烬尽之枝木命工师取为亭料,经费
               颇巨,集腋成裘,建造亭舍于路中。并亭内设造神龛,奉祀古木樟神。一以便行人之休息,一

               以见神爽之式。凭树之阴繄有继,故以继树亭命名焉。良为此也。自先君子倡建以后,议将樟
               树坪路下数丘苗田提入本亭,递年合社轮流以为奉祀尊神香火之资。惜田无几,然有其始之必

               有继之,是所望于乐善好施者。昔人云:“亭治如爵位,树木似名节。”旨哉!斯言余乐为之记,
               并记其终始如此。

                    (缪钟藻撰于清宣统元年冬月,录自前埕《缪氏宗谱》,标点录者加)



                                                     堂堂正正青春歌
                    1996 年春节这一天,山间寒风料峭,高处冰凌低垂。泰顺县洲岭乡的垟头、垟深、垟尾

               和周塆四个行政村相连的民居密集的古老山村——洲边,沉浸在一片热闹、欢乐、祥和的佳节
               气氛中。突然之间,全村男女老少都向村口之外的深涧蜂拥而去。那里传来噩耗:刚刚带着恋

               人和十来个男女朋友高高兴兴出村玩耍的好青年吴用图出事了。
                    吴用图,24 岁,周塆村人。读书的时候,就是个好学生、好班长。老师发课本、簿册,

               有因打捆成痕或翘角皱褶的,别的同学不愿要,吴用图就举手:“老师,给我。”学校开展学
               雷锋做好事,他抢着干在前。一次,李小宁同学扭伤了脚,吴用图和另几位同学一起背小宁上

               下学,坚持了三四个月,直到小宁痊愈为止。村里有位五保老人,用图经常为他砍柴、挑水、
               买东西,直至老人去世,帮助料理了后事才罢手。对那些体弱有病的老人,他格外亲近,不仅

               问寒问暖,还给介绍医方药物。在家里,他十分关心体贴父母兄弟。已经三个春节没回家过年
               的吴用图,去年十二月十六(农历)回到家,十七就拿起工具帮助已经分了家的哥哥干活,一

               直干到二十八才歇手。去年,一帮同乡在同一工地揽活,工程结束了,人家说,分红论等级,
               用图该当一等。可他硬把自己降为二等,和那些本该三等四等的工友平分收获。就这样,他少

               拿了 1500 多元。
                    对于社会上某些不良现象,吴用图是非分明,或制止劝阻,或开导教诲。洲边地方有个陋

               习叫“偷中秋”,即八月十五夜采摘他人瓜果不算偷。有一年的中秋夜,一伙小孩在大樟树下
               商量去摘人家的橘子。路过的吴用图听见了,便上前劝阻说:“即使你摘到一斤橘子,才几块

               钱。如果你向爸妈讨几块钱买橘子吃,难道爸爸妈妈不给?何况现在橘子还未成熟呢。”一席

                                                           124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