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洲岭乡志
P. 67
洲岭乡志
在福安、寿宁、福鼎驻扎国民军八十师一个团和闽保第四团、第六团、八十四师及民团,泰
顺境内驻浙保二、三、四团共计兵力十余万人。其中浙保第三团于民国 24 年—33 年(1935—
1944 年)7 月驻洲滨等地。民国末期,洲滨乡设有警备班,其中乡长范良三组织有 70 多人的
武装队伍。
中共领导的游击队 与洲岭乡域有关的游击队主要有:
泰南区游击队 又称岩坑区游击队,1935 年 4 月成立,归属中共福寿县泰南区委领导,
队员 50 人。其活动地区为今洲岭乡一带及寿宁、福安与泰顺交界地区。队长彭方耿(任期:
1935 年 4 月—1937 年 2 月),政治指导员龚恒余(任期:1935 年 4 月—1935 年 8 月)。1937
年 2 月,队长彭方耿叛变,泰南区游击队编入福寿县独立营。
泰东区游击队 1935 年 4 月成立,归中共寿宁县泰东区委领导,队员 70 人,枪 30 多支。
其活动区域为泰顺县洲滨、毛洋等地。队长潘世龙(任期:1935 年 4 月—1937 年 2 月)。
1937 年 2 月潘世龙被捕,泰东区游击队停止活动。
浙南第三县队 1947 年 7 月建立,属中共浙闽边区委领导,有队员 55 人,分 5 个小分队。
1948 年 12 月 15 日,奉命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纵队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纵队 1948 年 12 月 15 日,中共浙南地委发布《胜字第一号命令》,
将浙南各部队正式组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纵队。龙跃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郑丹甫任副司
令员,胡景瑊任政治部主任。1949 年 1 月,浙南第三县队设 3 个分队,队员发展到 104 人,配
有步枪 60 支,轻机枪 2 挺。其中浙南第三县队第一分队于当年 4 月到洲滨攻打碉堡,解放洲滨。
民兵 二战时期,洲滨苏区(二战时期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地区)就有民兵组织,称“特
别队”,平时劳动生产,战事以梭镖大刀为武器,配合游击队作战。解放战争时期也是这样。《泰
顺县军事志》记载:1949 年 3 月解放军攻打洲滨碉堡战中,“泰顺中心县委组织民兵参战”,
“苏延居(分队长)命令民兵把守要道”……1958 年 9 月 29 日,毛泽东号召“大办民兵师”。
洲岭生产大队设民兵大队,下设 11 中队 16 分队 62 小队,民兵总数为 509 人。1990 年,乡设
基干民兵连,乡人民武装部(简称乡人武部)部长任连长,乡党委书记兼任政治指导员。1999 年,
依据上级政府和军事部门指示,深化民兵工作调整改革,压缩基干民兵规模,调整民兵组织,
加强政治建设,提高训练质量,改善武器装备,完善法规制度,优化整体结构,组(织)训(练)
装(备)协调发展。调整后,洲岭乡基干民兵 50 名,应急分队队员 20 名。至 2011 年基本维
持此规模。
乡人武部 1951 年 6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泰顺县人民武装部(简称县人武部)设立。
1962 年 1 月,公社设立人武部。1963 年 6 月,公社人武部改为地方编制。1992 年 5 月 25 日,
乡(镇)基层武装部正职定为副科级。2003 年 5 月 19 日,县编委核定洲岭乡人武部部长编
制 1 人。洲岭乡人武部历任部长:
赖立新,任期:1987 年 2 月—1989 年 3 月。
曾云凑,任期:1989 年 3 月—1992 年 5 月。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