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3 - 泰顺县文化志
P. 393

·330·                                   泰顺县文化志


               苦担》《当兵就要当红军》《红军纪律歌》《送郎当红军》《白扇歌》等。此外,还从生活

               中就地取材编写了《忙给红军做衣裳》《攻打五里牌》《李家山上两株合抱枫》等歌谣。中
               共闽浙边临时省委领导人刘英亲自动笔编写《工农兵生活歌》《工农兵四季歌》《工农歌》

               《贫穷歌》等,活跃了根据地内的文化宣传工作。
                    民国25年(1936)冬,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刘英将自撰的《备忘录》交托章坑乡排

               头村共产党员章子梨保存。《备忘录》中有民国23年(1934)9月14日写的《工农四季歌》
               《农歌》手稿和民国25年(1936)7月5日化名越人写的自述等。该《备忘录》现存中央军事

               博物馆,泰顺县文博馆存有复制照片。
                    民国27年(1938)3月中旬,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决定由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的部

               分学员组织1支新四军流动宣传队,到平阳、瑞安、泰顺等县宣传、访问。宣传队由连珍、
               林夫任正副队长,队员16人。3月下旬,宣传队从平阳北港出发,途径瑞安,于4月底进入百

               丈口,又经洪口、仙居、罗阳、下洪、大安、三魁、东溪、泗溪、五里牌、彭溪、富垟、月
               湖,然后返回平阳。宣传队在泰顺县逗留的时间最长,其宣传任务是代表开赴皖南的部队向

               老区群众告别,宣传抗日。在泰顺,宣传队演出《放下你的鞭子》《一箱子弹》《张家店》
               《土龙岗》等宣传抗日的剧目;演唱或教唱《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歌曲;刷写或张贴标语

               和文告;散发《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资料;展示地图画片,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宣传
               实行“二五减租”,改善人民生活。

                    民国35年(1946)12月1日,中共浙南特委机关刊物《浙南月刊》创刊号出版。浙南特
               委书记龙跃撰写发刊词,指出创办刊物的目的是搞好浙南党内的思想建设。创刊号上发表

               《关于特委十月二十日决定的主要精神》和龙跃《怎样实现八大任务》《论党内团结》等重
               要文章。

                    民国36年(1947)1月,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油印本传入泰顺,在
               县城知识青年中传阅。是年冬,中共泰平区委开展群众性学文化运动,采取群众办学的方

               式,以村为单位创办小学,大村教师2人,小村教师1人。同时,区委还发挥小学教师的积极
               性,在一些地方创办夜校,动员青年男女到夜校学习文化。

                    民国37年(1948)2月底,由任曼君主持,中共闽浙边中心县委在泰平区和泰东北区一
               带举办多期青年训练班,主要学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和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以及浙南特委文件,以提高对形势的认识。
                    民国末年(1949年1月1日至9月30日止)春节期间,中共浙闽边中心县委以青训班学员

               为主组成工农剧团,到九峰、湾头、白粉墙等地,演唱《游击队之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新中国》《团结就是力量》《国际歌》等歌曲,上演《王大娘补缸》《朱大嫂送鸡蛋》《送

               郎当红军》等剧目,还将“三反六抗”等材料自编为《莲花落》演出。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