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天台山佛教史》
P. 9

序        二








                               天台山位于台州市境内,以“山水神秀,佛宗道源”而誉满中外。据《台

                           州府志》记载:唐武德五年(622)置台州,以境内天台山得名,台州之名始

                           于此。天台山是古老的天然植物园,奇草异木极多,有隋梅、唐樟、宋柏、

                           宋藤、乌药和石斛,其中尤以广布千米高山、龄逾百年的云锦杜鹃为一大自

                           然奇观。此外,更有奇石、幽洞、飞瀑、岩泉等举世罕见的胜景。

                               天台山佛道文化文化源远流长,在佛道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众多高僧

                           高道如智者大师、司马承祯、张伯端等都慕名来访,创宗立派。佛教天台宗

                           和道教南宗都创于天台山。国清寺是天台宗的祖庭,桐柏宫是道教南宗的祖

                           庭,方广寺为佛教五百罗汉道场,赤城山玉京洞为道教第六洞天等。这些圣

                           地,都名标于佛道典籍。天台山“佛国仙山”的名声远播,千百年来引来无

                           数文人学者,如大诗人李白、元稹、白居易、孟浩然、陆游等都曾慕名前来

                           游访,留下了众多不朽的诗篇。

                               大自然的造化和佛道文化的浸淫,共同孕育出华夏文明中以佛道文化为

                           特色、儒释道与民间文化相互融合、宗族文化之间交相辉映的独具特色的天

                           台山文化。她既有中华传统的共性,又有天台山地域文化的个性,是台州文

                           化的精华所在。天台山文化鼎盛于隋唐,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在

                           国际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可经说为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做出了独特

                           的巨大贡献。作为华夏文化苑囿中的一朵奇葩,天台山文化是台州的一笔宝

                           贵财富,是值得高度重视深度挖掘的文化富矿。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

                           验,指出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

                           荣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