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荒野寒山》
P. 150
和悲哀" 死亡对于寒山而言并不是遥不可及! 而是转瞬可遇的! 这让日渐苍老的寒
山从心底里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这对于已届花甲之年的寒山来说! 是一种多么沉重
的心理压力! 死亡! 于寒山而言! 是其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死亡的威胁无处不
在! 尤其是对于身处贫病交加的境况之中的寒山而言! 花甲之年的寒山! 随时都有
死去的可能" 死亡的恐惧像一张无形的网! 深深地笼罩在寒山的周围! 寒山此刻的
心中充满着惆怅和无奈! %何以长惆怅! 人生似朝菌" 那堪数十年! 亲旧凋落尽"
以此思自哀! 哀情不可忍" 奈何当奈何& - *何以+ 二五一.! 人生苦短! 转眼即
逝" 失去了妻子和儿子的寒山! 此刻感到了非常得无助" %畏死心迫! 神明说
!
兴& ! 对于死亡的恐惧! 是导致人相信神灵' 选择宗教的基本前提! 正如罗素所
"
(!%
"
说 %我认为宗教基本上或主要是以恐惧为基础的& " 对于寒山来说! 出于对死亡 "
这个无法逃避的现实的恐惧! 而追求长生! 是必然的选择" 第
二
在中国传统中! 道教即是以修炼长生为其基本目的的宗教! %道教的目标是 部
分
#
度世救人! 长生成仙和合道通神& "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形式! 正式创
立于东汉末年! 其标志是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 在魏晋南北朝之际! 经过葛 寒
山
洪' 寇谦之' 陆修静' 陶弘景等人的努力和改革! 道教成为与佛教相抗衡的中国
传
正统宗教" 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 道教有其自身的特点" 在文化传统上! 道教承
$
传了华夏古代的传统礼乐文明! 有 %第二礼教& 之称 $ 在理论上! 道教直接吸
收并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 庄子的道家思想$ 在实践上! 道教继承了先秦
时期方士的神仙修炼经验和成果" 在道教的思想体系之中! 神仙信仰占据着很重
要的地位! 是其信仰的核心! 因为修道成仙是道教徒终生追求的目标" %神仙信
仰起源底根源当起于古人对于自然种种神秘的传说& ! 所谓神仙! 就是不老不
%
! -清. 熊伯龙, *无何集+! 中华书局! !"3" 年! !$" 页"
" 罗素, *为什么我不是基督徒+! 商务印书馆! !"1% 年! %# 页"
# 胡孚琛' 吕锡琛, *道学通论 >>道家' 道教' 仙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年! %#0 页"
$ 同上书! %#3 页"
% 许地山, *中国道教史+ 第六章 *神仙底信仰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