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6 - 《荒野寒山》
P. 146
境! 经今早度几冬春" 山水不移人自老! 见却多少后生人& - *自从+ 二一二.!
转眼之间! 过去了二十多年! 此刻已是大历年间! 杜光庭在 *仙传拾遗+ 中所
!
言的! %寒山子者! 不知其名氏" 大历中隐居天台翠屏山& ! 说得大致就是这段
时间的寒山" 寒山也渐渐得老了! 两鬓已经开始显白! 额角上两道深深的皱纹记
录着岁月的沧桑" 经过农村生活的风吹' 雨淋' 日晒! 寒山活脱脱一个乡下健硕
的农夫! 完全没有了当年咸阳城宦游子弟的那种风采" 但这样的寒山更让人感觉
到具有着一种精神的力量! 沧桑是一种美! 在寒山这里更是如此"
农村的生活并非世外桃源! 寒山在翠屏山农隐的时光也并不是有意得避开了
这个世界" 寒山是活生生得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现实的人! 只不过他的生活环境
"
"
(!+
由咸阳城变成了天台翠屏山的一个乡下农村" 寒山的生活也并非总是伴随着花香
第
鸟语! 生活并不总是充满着欢歌笑语' 诗情画意" 作为一个父亲! 作为一个丈
二
夫! 寒山承担着家庭的责任" 农居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 也是安闲的" 但是! 同 部
分
样也是艰辛的" 天台本来就是多山之地! 这对于寻求闲情逸致的人来说! 有着俊
秀无比的自然景色! 有着如诗如画的风景" 但是如果要在这里耕种生活! 自然条 寒
山
件就显得相对恶劣了! 山坡之地要种庄稼! 所付出的辛劳又何止平原之地的几倍
传
呢# 加上农耕生活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对于当地生活的来说! 辛辛苦苦一
年! 能够解决一家人的生活需求也相当不容易了" 可是加上当时政府的赋役制度
%租庸调& 遭到破坏! 使得农民的负担加重" %租庸调&! 是唐代前期所实行的赋
役制度" 唐高祖武德二年 -&!". 在原有的均田制基础上! 制订了租庸调赋税制"
唐初均田制规定, 中男 - 年 !& _%2 岁. !丁男 - 年 %! _#" 岁. 受田 !22 亩
-其中 12 亩为口分! %2 亩为永业.$ 老男!笃疾!废疾者 02 亩! 寡妻妾 $2 亩!
道士 $2 亩! 女冠 %2 亩$ 官员受田有永业!职份和公廨田之分! 郡王' 国公至五
品官员! 永业田从 !22 顷至 # 顷等差! 六品官以下在本乡分配" 在此基础上规定
! *太平广记+ 卷五十五! 中华书局! !"&!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