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9 - 《荒野寒山》
P. 239

位得道飞升的神仙! 他的出现是来点化一个道士" 除此之外! 道教方面对于寒山

            的神化记载基本上没有见于现存的文献之中" 或者由于道教强调清静无为! 所以
            这方面的记载并不是很多! 加之佛教在中国传统上势力比较大! 道教的影响相对

            而言就更加显得不足了" 当然! 不管是道化! 还是佛化! 对于寒山本人而言! 都

            是一种曲解" 因为准确的说! 寒山仅仅是一个隐士而已" 就其身份而言! 他非儒

            非道亦非佛" 而就其精神气质而言! 则亦儒亦道亦佛" 这就是寒山! 一个精神的
            复合体! 在他身上既有儒者的真诚入世! 有道者的清修出世! 又有释者的般若禅

            趣" 对于后人而言! 从其所流传下来的诗歌中! 依稀可以分辨出他的这种特点"

                 寒山诗流传! 首先是在禅门之中" 伪闾丘胤序的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种种加

            在寒山身上的神话光环! 使得寒山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不是世间的 %诗人&! 而
            是一个神之又神的文殊菩萨转世的僧人! 其行为的疯癫则恰恰表明了其不同凡

            俗! 而这也正是后世的人所推崇的" 就可靠的文献资料来看! 至少自晚唐起! 寒

      荒     山诗就开始在文人阶层及禅门中流传! 诗僧贯休的 % 子爱寒山子! 歌惟乐道
      野
                                                      "
                !
            歌& ! 齐己的 %赤水珠何觅! 寒山偈莫吟& ! 曹山本寂作有 *对寒山诗+ 七
      寒
      山     卷! 这是最早的寒山诗注释! 可惜已经亡佚" 宋代! 佛门中已有法灯' 慈受深'
     "      中峰明本诸长老之拟唱! 元释英有 %始信文字妙! 妙不在文字" 食蜜忘中边! 无
      *+$
     "
            味乃真味" 寒山题木叶! 此心颇相似& 之句" 寒山诗再禅门中的流行是以寒山'
            丰干' 拾得 %三圣& 的整体出现的! 主要是一些僧人的和唱之作! 最为著名的

            就是元末明初的楚石和尚! 他通和三圣诗! %天台三圣诗! 流播人间尚矣" 古今

            拟咏非一! 而未有次其韵者! 余不揆凡漏! 辄撰次和之" 殆类摸象耳! 虽象之
            耳! 亦岂外于似箕之言哉#& 楚石的和诗! 颇为人们所称道! 明晚期石树和尚亦

            作 *和三圣诗+! 在其自序中对楚石之和颇为推崇! %余初读之! 不知三圣之为

            楚石! 楚石之为三圣" 再谈之! 恍若三圣之参前! 楚石之卓立也&" 楚石的和诗



                !  贯休 *寄赤松舒道士二首+! *全唐诗+ 卷八百三十"
                "  齐己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 *全唐诗+ 卷八百四十二"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