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1 - 《石梁纪——天台山石梁云端秘境》
P. 151
第四章 故道白云 | 139
石梁幽谷飞瀑夜 (王秋月 摄)
逡巡便是两三躯,不似画工虚费日。
怪石安排嵌复枯,真僧列坐连跏趺。
形如瘦鹤精神健,骨似犬犀头骨粗。
休公逸艺无人加,声誉喧喧遍海涯。
贯休所画的罗汉,是无价之宝,也是美术史上的经典名作。
恍惚中,我记得画罗汉的贯休也写过许多与天台僧道交往的诗歌,颇有石梁
高隐的神韵。他的《天台老僧》云:“独住无人处,松龛岳色侵。僧中九十腊,
云外一生心。 白发垂不剃,青眸笑转深。犹能指孤月,为我暂开襟。”另有《寄
赤松舒道士二首》云:“不见高人久,空令鄙吝多。遥思青嶂下,无那白云何。
子爱寒山子,歌惟乐道歌。会应陪太守,一日到烟萝。余亦如君也,诗魔不敢魔。
一餐兼午睡,万事不如他。雨阵冲溪月,蛛丝罥砌莎。近知山果熟,还拟寄来么?”
他也写过《送僧归天台寺》的诗句:“天台四绝寺,归去见师真。莫折枸杞叶,
令他拾得嗔。天空闻圣磬,瀑细落花巾。必若云中老,他时得有邻。”在他的心
目中,不管这老僧也好,老道士也好,不管他是否作伴石梁飞瀑,我想他也好,
那些方外人士也好,都是罗汉在天台山的化身。
那时我石梁的月下夜行,是坐在这仙筏桥上的,月色如银落在山溪里,泛着
点点的光,桥上挂满藤蔓,石梁瀑布隐隐约约,自然让我吟诵起两首唐诗,写的
都是独行者的情味,一首是徐凝的《天台独夜》:
银地秋月色,石梁夜溪声。
谁知屐齿尽,为破烟苔行。
另一首是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