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 - 《石梁纪——天台山石梁云端秘境》
P. 78

66  |  石梁纪



                头如蒲包草束,又结成葫芦形,点点如钟磬木鱼状,昙花亭罗汉自持诵,自钟鼓,
                每夜半时,居上刹疑下方广,居下刹疑上方广,诘朝询之皆无有,环视罗汉,皆
                无有。”
                    五百罗汉供奉在下方广寺里。寺院外墙上镶嵌着“五百罗汉道场”字样,表
                明这里也与峨眉的普贤菩萨道场、五台山的文殊菩萨道场、九华山的地藏菩萨道
                                                          场,普陀山的观音菩萨道场一
                                                          样,是最深入百姓之中的,堂
                                                          中罗汉形制小巧,但形神兼备,
                                                          原是国清寺止观堂的旧物,都
                                                          是用整块檀香木雕刻而成的。
                                                          一个个安放在佛橱里,整齐划
                                                          一。“文革”时,它们被辗转
                                                          到一家工厂的木模车间里,损
                                                          毁了二百来尊,剩下的还有
                                                          三百多尊。人们用檀香木将损
                                                          毁的罗汉像雕刻补全,运到这
                                                          里供奉,同时又在国清寺运来
                     下方广寺五百罗汉堂左侧
                                                          了木雕金漆十八罗汉像、青铜
                观音像和善财童子龙女等像,供奉在下方广寺的大雄宝殿中,据说这是 1973 年
                经周总理特批,国清寺在故宫博物院调运过来的。
                    我在下方广寺的罗汉堂里徘徊复徘徊,看见阳光从花窗外一道道射进来,辉
                煌中满目沧桑,充满世事轮回的味道。


                                            笔 墨 去 来


                    坐在下方广寺的山门外,我微闭着眼睛,在冥想,在凝神,阳光之下,在石
                梁飞瀑下的路上,一个个老僧的影子倏地在身前飘过去。
                    我猛地看见兴慈(1881 ~ 1950)的背影,他是民国时期方广寺和华顶寺的
                方丈。我曾在华顶拜经台的茅篷里与他打了一个照面,兴慈大师来自新昌桂溪乡
                (今属镜岭镇)西坑村,那里离石梁飞瀑很近。
                    兴慈俗姓陈,法名悟云,字兴慈,别号观月、瞻风子。他全家世代奉佛,全
                家八口人都出家了,包括三个叔父,祖父、母亲、姐姐、父亲和他本人。
                    兴慈的父亲在方广寺生活,他就跟着父亲在方广寺剃度出家了。依国清寺从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