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4 - 《朱封鳌天台集<第四册>》
P. 314
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早形成的一个宗派。 由于这个宗派是隋代智顗大师(538-
598)居天台山(今浙江省天台县境内)时所开创,所以称为天台宗。
朱 天台宗的理论学说,是具有独创性的。 但它又是吸取了当时中外各种义
封
鳌 学理论,不断完善自己,才得以形成的。 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天
台
集 首先,是对印度龙树学说继承和发展。
·
第 众所周知,天台宗是以龙树的学说为其核心思想的。 例如,天台宗一心三
四
册 观的理论,原出于龙树《中论》的“三是偈”。 天台宗虽然继承了这一学说,但
却进一步认为每一观皆可统摄其余二观:取空观,则一切皆空;取假观、中观亦
然。 目的是要扫除对概念的执著,表示概念的无决定性。
第二,对南北朝佛、道、儒理论的融摄。
我国南北朝时期,佛、道、儒各家学说百花齐放。 智者大师在弘扬大乘佛
教的义理时,是融摄了各家学说的精华,才形成独具特色的天台宗的。
从禅法方面说,当时北方重坐禅,南方重义门。 天台宗从三祖慧思大师开
始,便设法把南北禅法汇合起来。 《续高僧》卷 17《慧思传》称慧思在南方教授
禅法后,“慨斯南服,定慧双开。 昼谈义理,夜便思择。” 从而使“南北禅宗,罕
不承绪”。 智者更强调止观不二、定慧双修的重要。 他在《修习止观坐禅法
要》中说:“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是断惑之正要。 止则爱养心识之善贤,观则策
发神解之妙术。 止是禅定之胜因,观是智慧之由藉。 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
自利利人,法皆具足。”并且指出:“此之二法,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 若偏修
习,即堕邪倒。”在他的大声疾呼下,天台宗的止观双修成为最殊胜的法门。
对于当时盛行的道家思想,天台宗也并不是完全排斥,而是认为道家的某
些思想是学佛的初级阶段。 慧思在《誓愿文》中说:“誓于此生作长寿五通仙,
修习诸禅定,学第六神通,具足诸法门,分就等觉地,妙觉常湛然,以此度众
生。”(见《大正藏》第 46 册)他修禅时,还学道家先行炼丹:“愿得深山寂静处,
足神丹药修此愿,藉外丹力修内丹,欲安众生先自安。”(同上)智者大师来天
台山修持的原因之一,则是:“ 闻天台地记,称有仙宫,白道猷所见者信矣。
《山赋》用比蓬莱,孙兴公(孙绰)之言得矣。 若息缘兹岭,啄峰饮涧,展平生之
愿也。”(《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显然,他是寻求仙道静地,以利修持。 在修
习中,他采用了行之有效的某些做法,如在《摩诃止观·观病患境》中,主张用
道家的服气和吐气法来治病。 他说:“用气治者,谓吹、呼、嘻、呵、嘘、呬,皆于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