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3 - 《鹿城年鉴2009》
P. 393
鹿城年鉴 2009 附 录
LUCHENG YEAR BOOK
例》及相关文件的贯彻落实,强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和社区工作 实。抓好后进村集中整治工作, 任职”制度,健全并坚持党组织 表彰优秀党员,及时处置不合格 构建城乡互动的基层干部人才工
化领导班子运行动态监督,加强 长效机制,鼓励大学生“村官” 突出治“软、散、乱、穷”,建 书记和企业主定期教育培训制 党员。 作体系、城乡共享的党内激励关
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 面向基层创业,使他们下得去、 立后进村集中整治成果巩固机 度,举办重点企业党组织书记论 (二十八)创新流动党员动 怀体系,发挥城乡党建资源的互
的监督管理。全面实行任前公示 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制。开展示范村创建活动,树立 坛,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 态管理机制。广泛开展以“组织 补效应。建立党内关爱基金,健
制、任职谈话制、新提任领导干 aࡆ఼ࠎҪ֔ቆᆮࡹഡđ 一批先进典型。积极推行村级组 者协会,建立企业党务人才需求 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 全党内关爱机制。扎实开展农村
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进一 ݲൌ֔ᆳᆟ֥ࠎҪࠎԤ 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一 信息交流平台。以扩大党的组织 员”为主要内容的流动党员“三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把
步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 (二十四)抓好街道、乡镇 步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 和工作覆盖、理顺党组织隶属关 找”活动。区、乡镇(街道)两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成
回复组织函询制度、诫勉制度, 党(工)委书记和村、社区党组 自治机制。积极做好“网格化管 系、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 级要建立流动党员数据库,基层 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平台”、
做到干部管理关口前移。积极探 织书记队伍建设。把基层党组织 理、组团式服务”工作,扩大党 为重点,加强新社会组织党组 党组织要建立流动党员档案。以 基层群众的“民生服务平台”和
索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体系构 书记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 员参与面。采取村级党组织与机 织建设。切实发挥机关党组织的 乡镇、街道为管理单位,以村、 政策法规的“宣传发动平台”。
架的方法途径,初步构建领导干 置,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 关党组织、企业党组织、学校 协助和监督作用、学校党组织的 社区或企业为网格单位,灵活设 (三十)探索网络党建工作
部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指标体 领、重品行的要求,建设高素质 党组织、驻外党组织等共建方 领导核心作用和国有企业党组织 置流动党员党组织,健全网格化 新领域。针对互联网已成为意识
系。认真落实中层干部竞争上岗 的街道、乡镇党(工)委书记和 式,广泛开展互帮互助工作。以 的政治核心作用。普遍开展创先 的组织管理体系。以外来人员比 形态斗争前沿阵地的实际和由互
制度和审核备案制度,加大编制 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高度 “和谐社区”创建为总目标,开 争优活动,坚持和完善“三会一 较集中的乡镇、街道、工业园 联网派生的虚拟社会对人们日常
监督管理力度,有效解决混岗问 重视街道、乡镇党(工)委书记 展“城市党建工作示范社区”评 课”制度,推进基层单位党组织 区、专业市场等为重点,以流动 生活影响日益加剧的情况,高度
题。建立领导干部数据库统一报 的任用、配备和管理,突出抓好 选活动,推进社区党员服务中心 工作信息化。 人口治安管理站和外来人口协管 重视探索网络这一新领域的党建
备制度,严格做好领导干部出国 他们的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有 (站点)建设,深化推广以社区 (二十七)保持和发展党 员队伍为依靠,以党员服务中心 工作,通过党员个体上网和支部
(境)审查审批。规范对退出领 效激励他们安心基层干事创业。 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居委会、业 员队伍先进性。建立健全教育、 为平台实施“安家”工程,在全 整体上网等形式,探索采取网上
导岗位干部的管理。 在坚持从本村、社区内部选配党 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四位 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加强 区探索建立若干流入党员协管党 过组织生活、党员网上在线交流
(二十二)大力培养选拔 组织书记的同时,打破地域、身 一体”工作模式,探索社区党组 党员意识教育,激发党员增强光 组织。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经常性 等方法,努力发挥互联网的政治
优秀年轻干部。加强年轻干部理 份、职业界限,通过下派、回 织+“两新”组织+驻居单位+党员 荣感和责任感、保持先进性的内 教育,构建流动党员维权互助平 功能,积极开辟党组织活动新空
论培训和党性锻炼,规范年轻干 请、公开招聘等途径,选好配强 服务中心(站点)的区域化党建 在动力。注重质量,优化结构, 台,建立固定党员联系流动党员 间,切实增强党组织对虚拟社会
部上挂、下派、外派等工作,加 党组织书记。区委组织部、区委 基本模式,试行社区党建电子台 抓好发展党员工作,加强思想上 制度。试行以流入地、流出地党 的影响和引导,着力提高党组织
大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艰苦地 党校要突出抓好村、社区党组织 账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在职党员 入党教育,加大在工人、农民中 组织“双向推荐、双向征求、双 对青年、新社会阶层人员的凝聚
区和急难险重岗位的锻炼力度。 书记的轮训工作。街道、乡镇党 的作用,落实社区干部联片、党 发展党员力度,重视在高知识群 向公示”为主要内容的流动人 力。
探索破格提拔年轻干部制度,拓 (工)委要理直气壮地支持村党 员和居民代表联户制度,进一步 体、大学生等领域优秀青年中发 员“双向培养”入党制度,把 ੂaಆ૫ࡆ఼ቔڄࡹഡđၛ
宽年轻干部选拔渠道。落实科级 组织书记大胆开展工作,使他们 提升社区党组织的统领能力,提 展党员,积极做好新经济组织和 流动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及时吸 Ⴊਅ֔ڄ՜ᆟڄջڄ
领导班子配备年轻干部的规定要 真正成为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核 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新社会组织中党员发展工作。实 收到党内。 (三十一)大力弘扬解放
求,保证领导班子形成合理年龄 心作用最关键的骨干力量。以明 (二十六)统筹抓好以非 施党员发展“培源工程”,通过 (二十九)构建城乡统筹 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
结构。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 确责任、考核监督、保障服务为 公有制企业为重点的基层单位党 党员推荐、群众推荐和群团组织 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统筹城乡基 想作风。尊重和鼓励基层干部群
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做到系 重点,加强对社区、村党组织书 组织建设。坚持“拓面提质”工 推荐等方式,把各领域先进分子 层党建工作,促进以城带乡、资 众创业创新,总结推广人民群众
统培养、择优使用。 记的管理。落实“三真”要求, 作方针,深化“活力和谐企业” 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并进行重 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在实践中创造的成功经验。积极
(二十三)重视人才队伍 切实解决村党组织书记的基本报 建设,进一步培育非公有制企业 点培养。打造“向我看齐”党员 实行“城乡组织结对”,组织区 推进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
建设。完善党管人才格局,形成 酬和社会保障问题。 党建工作品牌。按照“党委领 形象品牌,树起党员旗帜。组建 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党 新、发展举措创新、领导方法创
人才工作合力。坚持引才政策创 (二十五)推进村、社区 导、区域统筹、尊重主体、共促 党员教育讲师团,到基层党组织 组织与村级党组织结对共建。开 新,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
新,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 党组织建设。以“五个好”为目 和谐”的目标要求,以“组织共 讲授党课。建立基层党员轮训制 展“城乡党员帮扶”,组织机关 发展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制约
创业创新领军人才。提升企业家 标,深入实施村干部素质提升、 建、设施共享、党员共管、活动 度,拓宽党员受教育渠道。鼓励 副科级以上党员干部、省市区三 创业创新的突出问题。建立健全
素质,加快企业重点人才和创新 村干部关爱激励、村级组织规范 共抓”为基本形式,以示范点创 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推广党 级党代会代表与农村党员、群众 领导班子务虚会制度,科级以上
团队建设,深入推进校地校企合 协调、村级工作运转保障、抓乡 建和星级党员服务中心创建为抓 员承诺制做法,探索建立党员在 进行结对帮扶。推进“城乡党建 领导班子每年举行1次以上务虚
作,建立一批人才创业创新基地 促村示范联创、城乡统筹共建等 手,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区域化党 居住地发挥作用机制。严格党内 联合”,推动城市和机关优势资 会,分析研究宏观发展形势和客
和企业人才工作示范点。大力抓 “六个计划”,认真抓好农村基 建工作。进一步推行党组织班子 组织生活,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 源向农村流动,鼓励城乡活动场 观发展规律,对本区域、本部门
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建立完善 层组织建设“1+15”文件的落 与董事会成员“双向进入、交叉 制度,探索群众评议党员做法, 所、公共设施等资源双向开放, 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战略性前
340 鹿城年鉴·2009 鹿城年鉴·2009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