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鹿城年鉴2013》
P. 105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
级生态村创建工作和7个行政村农 【郭公山】 别名西郭山,位于松
综 述 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 台街道北部,突兀瓯江南岸,东
西走向。长约0.08公里,均宽0.05
自然地理 公里,面积0.08平方公里,海拔
2013年,鹿城区耕地资源 17.20米。黄壤表土,旧时城跨其
7.64万亩(其中水田4.91万亩、 上,有岭名金锁岭。
旱地2.73万亩)。全年最高气 【 地 理 位 置 】 鹿 城 区 地 处 浙
温出现在7月11日,为38.3摄氏 江省东南沿海,瓯江下游内陆
度,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26日, 南岸。全境介于地理坐标北纬
为-0.8摄氏度,平均气温为19.3 27°58′—28°09′、东经
摄氏度。年内受“菲特”“苏 120°42′—120°47′。总面积
力”“潭美”等几个强台风外围 294.38平方公里,东西长约41.43
影响。年降水量为2194毫米。 公里,南北宽约20.65公里。东接
郭公山 胡明金 摄
日照时数为1663.2小时。全区环 龙湾区,西南与瓯海区毗邻,最
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64.9%。酸 西与青田县相连,北濒瓯江与永 【翠微山】 别名担水山,位于松
雨量较2012年明显下降,霾的 嘉县隔江相望。 台街道西部,东西走向。长约1.20
天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全年 公里,宽0.25公里,面积0.28平方
霾日数233天,但没造成重大的 【地形地貌】 境内地貌由于受地 公里。山麓有太平禅寺,因又称为
影响。 质构造的影响,地势从西往东显 太平山。该山系蚀余山丘,孤峙江
2013年,鹿城区的环境保护 梯形状倾斜。东部濒临瓯江,属 岸,原与黄龙山相连,太平岭开为
工作围绕生态创建、污染减排、 冲积与海积平原,城区系瓯江下 公路后,遂截然分开。表土黄壤。
重点行业和区域环境整治等中心 游平原,并分散着郭公、海坛、 自然植被以茅草为主。绿化树木有
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水环境略 华盖、积谷、松台、巽吉、杨府 樟、松、黑荆和喜树之类。
有改善,但部分河段水质污染仍 等孤山与孤丘,多数在100米以
然严重。 下。海岸边是基石质和淤泥两 【积谷山】 别名飞霞山,位于五
全区完成13个省级绿色社 种,有七都冲积沙洲,位于瓯江 马街道东部。面积0.01平方公里,
区、15个市级绿色社区创建工 口。而西部系低山丘陵盆地区, 海拔38.7米。系蚀余山丘,表土黄
作,完成10个市级生态村、8个区 占大部面积。 壤。平面图呈谷囤形,故名。
鹿城年鉴·2013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