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鹿城年鉴2013》
P. 107
地理·环境
东北隔温州—金华公路与牛岭山 得名。植被有松、杉、毛竹等。 【大茅平】 山跨仰义街道和藤桥
相对,下岭村坐落于北,山以村 镇上戍。总面积0.77平方公里,最
名。植被有水竹、松树等。 【官山】 位于双屿街道西部。面 高峰海拔297米。表层土为黄壤。
积2.13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397 相传山坪上多长茅草,故山以坪
【屿头山】 位于双屿街道北部。 米。该山许多地片在旧时属官家 名。后省笔写成今名。山的西南、
面积0.05平方公里,濒临瓯江,海 所有(意即政府所有),故名。 东北两侧有岭,名塘岭头(或塘岙
拔48米。以西麓屿头(自然村) 表层黄壤,主峰周围土层较厚, 岭)和官岭,通上戍。山上(仰
得名。山上有多种种植园地。植 颇多种园地。树林以松、杉、 义境内)有大笼川(自然村)。
被以桉、松树为主。 桉、毛竹等为主。 植被有松、杂树、竹类等。
【大平山】 位于双屿街道南部。 【白虎岩头】 山跨仰义、双屿两 【花尖山】 位于仰义街道中部。
总面积1.24平方公里,海拔100米 街道。面积0.41平方公里,最高峰 南北走向。面积 0.18平方公里,
左右。表土黄壤。该山顶部地势 海拔126.90米。山上巨石峥嵘,白 最高峰海拔227米。该山岩石嶙
平坦,故名大平山。山的两侧松 岩似虎,故俗称白虎岩。黄壤表 峋,土层浅薄,多灌木丛如杜鹃
树、水竹甚为茂密;梅屿岭、漈 土,植被有松、枫、竹类等。 等。每逢早春,山花烂漫,花尖
岭穿过山的东南、西北两侧,旧 山之名源此。南麓辟为园地,种
时皆为地方上交通要道。 【洞桥山】 位于双屿街道中部。 有番薯、茶叶等作物。
面积0.25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
【戴宅山】 位于双屿街道中部, 136米。表土黄壤,多裸露岩石。 【五垄山】 位于仰义街道南部,
东西走向。面积0.46平方公里, 上多松树。洞桥原系东麓跨溪 南坡部分属瓯海区郭溪乡。面积
最高峰海拔96米。表土黄壤。南 河的一座单孔拱形石桥的名称。 1.01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75米。
麓村庄名戴宅,山以村名。东端 1951年,改建为公路桥,桥名沿 该山由五条山垄延伸布列而成,
突出尖角山咀,群众习称戴宅钻 用。山以桥名。 故名。表土黄壤,少量垦为种植
儿。周围山麓大多辟为种植地。 园地。植被有松、灌木丛、毛竹
植被有松、杉、桉及毛竹等。 【太山】 位于仰义街道中部。 等。西、南两侧各有岭通瓯海区
面积0.02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 郭溪乡的天长岭(山口)和宋岙
【石鼓山】 位于双屿街道中部, 30米。表土黄壤。该山在瓯江之 底(自然村)。
东西走。面积0.46平方公里,最高 滨。屏障西侧诸村,故名泰山。
峰海拔152米。表层黄壤。石鼓岭 省笔写成太山。植被以农作物为 【垟山】 位于仰义街道西部。
过东北侧达仰义街道文武村。山以 主。山麓桉树、水竹较多。东麓 面积1.03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
岭名,以其上有石形如鼓之故。植 太山渡口、通永嘉县礁下村。 249米。表层覆盖黄壤土。山坡平
被以松树为主,间有农作物园地。 缓处辟有梯田,种植水稻。俗称
【黄山】 别名凤凰山,位于仰义 成片水稻田为田垟,故名垟山。
【嵇师尖】 位于双屿街道南部, 街道中部。面积0.10平方公里, 山表土层较厚,多处辟为种植园
西南坡属瓯海区郭溪乡。总面积 最高点85.40米。此山孤立平原之 地。植被有松、杉、毛竹等。
1.27平方公里,海拔364米。黄壤 中。堪舆家谓系凤凰穴地,故美
表土。以东麓嵇师村庄得名。植 称为凤凰山,后省称作凰山,复 【大毛山】 别名长蛇山,位于仰
被有松、杉、毛竹等。 由谐音演变成今名。山的南坡多 义街道北部。南北走向。以山脊
岩石,可垦地少,上多松树;西 为界,西坡属瓯海区。总面积2.64
【大岩山】 位于双屿街道西部。 北坡多种植园地。四周山麓植有 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242.3米。
面积1.17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 水竹、桉树、杨梅。温金公路经 以山坡盛长茅草,得名大茅山。
181.90米。表土黄壤。以山上巨石 过东麓。 “茅”与“毛”普通话音近,遂
鹿城年鉴·2013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