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鹿城年鉴2013》
P. 109

地理·环境



                永宁江、永嘉江、温江、蜃江。                  深1.2—3米,江底宽8—40米,水               【葡萄棚河】  位于境内西南部,
                梅岙以下河床才逐渐增大,江宽                  域现有10处小型水电站,容量为                  从东南向西北延伸,东南连各渎
                500—3000米,近海口区形成三角              1525千瓦。                          河,往十里亭、里 垟 殿、甲里
                港,并纳楠溪江入海口。从源头到                                                  桥、葡萄棚村、前黄村、台州
                入海口,落差1250米。流经鹿城区               【温瑞塘河(鹿城段)】  聚瞿                  桥,进西山河,全长2650米。过
                的江面上,有西洲岛、江心屿和七                 溪、雄溪、郭溪三溪之水,汇桐                   去西山河大部分洪水经葡萄棚河
                都岛。瓯江年径流量195.5亿立方               岭、岷岗、白云、大罗、吹台诸山                  至各渎河从划龙桥过蒲州水闸进
                米,年平均含沙量在0.1公斤/立方               溪流,至鹿城区南部的会昌湖,俗                  瓯江,勤奋水闸建成与勤奋河拓
                米—0.2公斤/立方米之间。瓯江属               称上河厢,会昌湖至帆游桥称下河                  宽后,现葡萄棚河如遇洪水改为
                强潮河,感潮河段长约90公里,平                厢。鹿城段南郊十里亭村至南汇街                  西北流向,往勤奋河南从勤奋水
                均潮差3.92米,最大潮差5.7米。最             道上田村,主干道长约4120千米,                闸流入瓯江。河面宽35—70米,
                大表层涨潮流速2.59米/秒,落潮               河床宽15—100米,水深1.5—6米,             最窄处15米,河高约为1米,跨河
                流速2.37米/秒(1959年5月龙湾             为境内至瑞安水路运输主干道。                   桥梁5座。
                断面实测)。
                                                【九山内河】  河自松台山脚落霞                 【小南门河】    自解放南路广化
                                                潭起,依九山南北路,东经胜昔                   桥始,往西向小南门跃进桥、内
                                                桥、九山桥至百里西路,主道为                   河公共码头,到温茶大桥与水心
                                                南北走向。河长1050米,宽10—                河连接,系古城南护城河。河长
                                                132米。原为海迹湖。历年来一直                 1300米,河宽15—60米,大部为
                                                是温州人喜爱的天然游泳场所。                   30米,河高约2.50米,跨河桥梁
                                                                                 3座,是航运、排涝相结合的河
                瓯江日出                                     胡明金 摄
                                                                                 道。此河有东、西两端出口,东
                【戍浦江(鹿城段)】    瓯江下                                                端经广利桥入花柳塘河,西端经
                游主要支流之一,处于区境西北                                                   水心河分别通往九山外河与勤奋
                部,因下游段古称上戍浦而得                                                    河入瓯江。原小南门北岸建有内
                名,又因系藤桥的主要河流,故                                                   河客运公共码头,往西通三溪,
                别名藤桥江。发源于青田、瑞                                                    往南通梧田、塘下、莘塍和瑞安
                                                九山内河                                     胡明金 摄
                安、瓯海交界的奇云山北麓,经                                                   城关,往东至龙湾,是区内主
                林垟乡过泽雅镇,称龙溪;东流                  【九山外河】  河自任宅前的瞒鼓                 要内河运输码头。20世纪80年代
                至源口汇梅溪,转东北经戈恬、                  桥,往北流经清明桥、房管桥、农                  初,随着公路发展,内河运输逐
                雅漾、藤桥垟岸汇葵溪,再经上                  机桥、少年宫桥、游泳桥、体育馆                  渐消失。
                戍在外垟埔口注入瓯江,全长44                 桥、河通桥,到大桥头上游与勤奋
                公里,流域面积247平方公里。上                河汇集,从勤奋水闸进瓯江。此河                  【勤奋河】    1964年7月,勤奋水
                中游为山区,面积为225平方公                 系古城区西向护城河。长1750米,                闸建成并同时将勤奋河上游河道
                里。占流域总面积91%,源口处                 宽15—27米,最窄处为1.5米。                拓宽,并裁弯为直。上游从西
                集瀑、潭、泉、涧、滩、泷等景                                                   山大河、往北过西山桥、新将军
                观,为瓯海西雁荡风景区。下游                                                   桥、将军桥、勤奋桥、涌金桥、
                流域22平方公里,属境内。河道                                                  半腰桥、粗糠桥、大桥头,经
                曲折蜿蜒,又受瓯江洪潮顶托、                                                   勤奋水闸入瓯江,全长3350米,
                倒灌,洪水期常泛滥成灾。从外                                                   河宽一般为42米,河高(吴淞)
                垟浦口至上游雅漾为感潮河,全                                                   1.5—2米左右,过河桥梁8座。系
                长147公里,江面宽40—70米,水              九山外河                                     寰 宇 摄  境内主要泄洪主干河道。


                                                                                            鹿城年鉴·2013     4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