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5 - 《鹿城年鉴2012》
P. 415

鹿城年鉴      2012                                                                附  录
 LUCHENG YEAR BOOK

 育、文艺演出、科普培训、体育  班、学生上学时间错开,节假日  中心实现向周围主要工业区的辐  产名录项目。建立非物质文化遗  位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省、市文  论引导中的核心作用,发挥都市
 活动于一体的街道(镇)综合文  应延长服务时间。区图书馆要根  射扩散,带动周边工业区的产业  产成果展示厅,开展各种宣传展  化体制改革要求,积极稳妥地推  类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多
 化中心建设。按照“农村新社区  据市图书馆要求,开通方便市民  转型升级。  示活动,拓展对外交流渠道,推  进温州歌舞团、鹿城文化中心的         层次、多角度舆论引导的特色和
 30分钟文化圈”、“城市社区15  阅读的图书通借还系统,并通过  (十八)加强现代文化市  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有效的开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加快推进政  优势,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
 分钟文化圈”的要求,实现社区  设立流动服务点、数字图书馆、  场建设。加快发展大众文化消费  发利用。培育和扶持一批非物质  府职能转变,理顺政府与文化企  确、功能互补、覆盖广泛、富有
 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覆盖不到  流动图书车等形式,不断延伸公  市场,开发特色文化消费,扩大  文化遗产传承人。  事业单位关系,实现政企分开、      效率的舆论引导新格局。加强和
 的社区再建若干个社区文化服务  共图书馆服务。  文化服务消费,努力提升城乡居  (二十)落实历史文化名  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履行好政          改进正面宣传,精心组织重大主
 分中心。  六、加快构建文化产业发展  民的文化消费水平。鼓励文化企  城创建的主要任务。正确处理城  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            题报道,形成正面舆论强势。加
 (十四)积极开展公益性  体系  事业单位为群众提供图书、电  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公共服务职能。抓好文化市场综                强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引导,从群
 文化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  (十六)优化文化产业布  影、演艺、网络等方面质优价廉  承接市里有关历史文化名城和历  合执法规范化管理和建设,创新   众关注点入手,科学解疑释惑,
 利用各种有效形式,组织开展丰  局。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  的文化产品,积极为困难群众和  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任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方式和监管模  有效凝聚共识。做好重大突发事
 富多彩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充  引导,实施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  新居民文化消费提供适当补贴。  务,重点做好五马街、墨池坊、  式。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文  件新闻报道,健全应急报道和舆
 分发挥文化馆、图书馆、街道  规划,研究出台支持文化产业发  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发挥旅游对  城西街、朔门街、庆年坊等历史  化产业振兴、文化市场管理等方  论引导机制,提高时效性,增加
 (镇)综合文化站的骨干作用,  展政策,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  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优化文化  街区和江心屿历史文化保护区的  面的政策措施,综合运用法律、  透明度。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健
 鼓励各种社会群众组织积极参与  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推进文化  产品和要素的市场配置,构筑统  建设。将文化遗产保护列入新农  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提高  全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加快构
 群众性文化活动。根据新时期基  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十大重点文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  村建设总体规划。加大对文物和  文化建设科学化、法制化水平。  建覆盖全区各单位的全方位新闻
 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发展需求,组  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业、工艺  体系。推进文化产品市场建设,  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力度,特别  (二十二)创新公共文化   发布体系。加强和改进舆论监
 织举办群众性文化艺术节等形式  美术业、印刷出版业、文化会展  重点发展书报刊、电子音像、演  是加大对具有鹿城地域特色传统  服务机制。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  督,推动解决党和政府高度重
 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  业、演艺娱乐业、文化旅游业、  艺娱乐、动漫游戏、广播影视节  文化以及民俗民间文化的保护力  制,解决公共文化管理、经费保  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
 动,继续办好具有鹿城地域文化  体育健身休闲业、艺术培训业、网  目等产品市场。积极培育文化要  度,积极开发具有鹿城地域特色  障和考核奖励等机制问题。公共  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
 特色的品牌文化活动。大力开展  络业、影视服务业等。推动文化产  素市场,有序发展文化人才、信  的群众艺术、民俗表演项目和民  文化管理,注重加强全区公共文  促进社会和谐。加强新闻品牌建
 “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  业与旅游、体育、信息、教育、工  息、技术等交易市场。  间工艺项目,以特色文化品牌建  化发展的统筹与政府的文化管理   设,发挥“闲事婆和事佬”等品
 业文化”“校园文化”等系列活  业、工程设计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七、推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设,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拉  职能,建立“区街(镇)共管”  牌民生栏目在群众中的影响和作
 动。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送  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资本进入文化  创建  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至2014年  的公共文化管理机制。街道办事          用。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责
 戏、送电影、送图书”等文化下  产业,培育和扶持一批民营龙头文  (十九)抓好非物质文化遗  底,完成让·平祖居修缮、东瓯  处(镇人民政府)是公共文化建  任和职业道德教育,自觉抵制错
 基层活动。开展区域性“文化走  化企业,大力支持中小民营文化企  产项目的保护开发。积极抢救、  园建设工程、老鼠山遗址公园及  设的主体,要切实承担起辖区内  误思潮和错误观点。
 亲”“文化扶贫”和“种文化”  业发展,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科学保护、有效管理历史文化遗  遗址博物馆建设、江心屿历史地  管文化和办文化的责任,在公共   (二十四)创新文化走出去
 等活动。  的文化产业格局。  产,努力构建多层次保护体系。  段保护整治以及历史文化展示工  文化活动和服务的组织协调、文化               模式。按照政府文化交流与民间
 (十五)着力增强公共文  (十七)提升文化产业发展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  程、建设列入温州非遗名录的温  设施正常维护、辅助设施建设,以    文化交流并重,商业演出活动与
 化服务能力。着力提高各类公共  层次。把重大文化建设项目纳入  承。健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州名小吃一条街等工作目标,达  及维护文化市场稳定、筹措文化经  政府文化交流活动并举的思路,
 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为城乡居  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四  机构和功能,深入进行资源普查  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验收评估标  费、为辖区群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的宏观管
 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  大建设”总体布局,深入实施重  和挖掘整理,积极开展成果编  准的要求。  和服务等方面承担主要责任;区政          理和指导,形成多渠道多形式的
 务。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公共文化  大项目带动战略,抓好一批成熟  纂,健全代表作名录,加强保护  八、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府要在公共文化建设的规划、经费  对外文化交流格局。挖掘和整合
 机构免费开放的要求,实行文化  度高、成长性好、具有先导性的  专业队伍和传承人队伍建设,构  创新  投入、布局调整、基本建设等方面           我区文化资源,借助温州歌舞
 馆、图书馆、街道(镇)综合文  重点工程和项目。加快推进“强  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体系。  (二十一)深化文化管理体  承担主要责任。         团、温州少艺校、温州少美校等
 化中心和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免费  三优二”战略,实现中心城区功  协助做好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  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区文  (二十三)改进新闻舆论工  温州文化金名片,发挥我区民间
 开放。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公  能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促进文  作,继续做好国家级、省级、市  化体制改革工作,着眼于突出公  作。把握新闻媒体的政治导向、  群众文化团队的作用,开展培育
 示制度,将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化产业的集群发展,结合我区实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  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  价值导向和稳定导向,坚持团结  具有我区特色的对外文化项目和
 的服务目标、内容、时间和程序  际,在黎明工业区、鹿城工业区  作。力争到2015年,我区新增2个  展活力,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单位  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壮大  活动,进一步扩大鹿城文化影响
 向社会公开承诺,区文化馆、图  等老工业区和学院路等大专院校  以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  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  力,提升鹿城美誉度。
 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个小  集中的地方建立文化创意园区和  项目、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制度改革,明确服务规范,加强  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  九、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时,做到开放时间尽量与群众上  示范基地,并以几个重点园区为  录项目、10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  绩效评估考核,探索建立事业单  充分发挥报刊、电视、网站在舆   (二十五)打造高素质文



 346  鹿城年鉴·2012                                                                           鹿城年鉴·2012     347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