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3 - 《鹿城年鉴2016》
P. 113

鹿城总述



                学。在曹溪(今广州韶关南华寺)谒                城区)人。洪武三十年(1397)二                地。1942年9月,圆寂于福建泉州开
                见禅宗六祖慧能时,受到六祖印可。                甲五名进士,历官中书舍人、通政                  元寺。著有《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
                永嘉禅学从此名传天下。著作以《证                使兼武英殿大学士,终户部尚书。                  《佛说无常经》等佛教著作。
                道歌》最为著名,流传海内外。                  谥文简。著有《省愆集》等。                        夏承焘(1900—1986)
                    王开祖(约1035—1068)                 项维仁(1758—1827)                   温州鹿城人。字瞿禅,晚年
                    宋代学者。字景山,学者称                    初名烋,字寿春,号勉轩,                 改字瞿髯,别号谢邻、梦栩生。著
                儒志先生。宋皇祐五年(1053)进               晚号果园,永嘉(今鹿城区)。善                  名词学家,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
                士,任秘书省校书郎,处州主簿。                 画,工诗,人称清代永嘉第一。著                  教学,是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
                后退居郡城东山书院,讲学授徒。                 有《果园诗钞》等。                        人。国学界称其为一代词宗。
                重视教育与对历史的研究借鉴作                      余朝坤(1855—1917)                   郑曼青(1902—1975)
                用,倡导修己治人,发明经义。被                     字搢敷,号筱璇、绶伯。原                     温州鹿城人。书画家,名岳,自
                推为“永嘉学术开山祖”。著有                  籍乐清,后徙居永嘉城区(今鹿                   号曼髯,别号玉井山人。擅诗、书、
                《儒志篇》。                          城区)。光绪九年(1883)中进                 画、医、拳,人称“五绝老人”,长
                    周行己(1067—约1124)             士,曾为翰林院庶吉士、国史馆纂                  期在大陆和台湾高等文化艺术院校任
                    宋代学者。字恭叔。与许景                修、编书处协修、会典馆纂修等                   教职。书画作品多次在中国台湾、东
                衡、刘安节等并称“元丰太学九先                 职。光绪二十八年(1902)七月,                南亚及美、法等国家和地区展出,有
                生”。元祐六年(1091)进士,官               任温州府学堂首任总理。二十九年                  “东方水墨画大师”之称。
                至秘书省正字。在谢池坊建浮沚书                 (1903)初,温州商界筹设商会,                    夏 鼐(1910—1985)
                院,讲学授徒,使洛学在温州盛                  被推为首任总理。后被选为永嘉自                      温州鹿城人。考古学家、社会
                行,奠定永嘉学派基础。北宋时货                 治议长。民国3年(1914),创办温               活动家,中科院院士。曾先后获得
                币思想集大成者,最早对纸币发                  州甲种商业学校。遗作仅存《地方                  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德意志考古
                行准备金问题进行理论探讨。著有                 利弊论》及《感事诗》12首。                   研究所通讯院士、瑞典皇家文学历
                《浮沚集》。                              弘一大师(1880—1942)              史考古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外
                    叶 适(1150—1223)                  俗姓李,幼名文涛,又名广                 籍院士、意大利远东研究所通讯院
                    南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               侯,号叔同等。被祖籍浙江平湖,                  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等荣誉称
                论家。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                 出生于天津。著名音乐家、美术教                  号。被誉为新中国考古学奠基人。
                鹿城人。倡导“务实而不务虚”,                 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                      谷超豪(1926—2012)
                批评“高谈者远述性命,而以功业                 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光绪三十一                      温州鹿城人。浙江大学数学系
                为可略”,主张“黜虚从实”,修                 年(1905),留学日本。归国后,                毕业。苏联莫斯科大学博士。中国
                实政、行实德、实事实功,是永嘉                 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1913年,                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数学
                学派之集大成者。                        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为浙                 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
                    王振鹏(约1278—1348)             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音乐、图画                  学校长,三、六、七届全国人大代
                    元朝画家,字朋韵,号孤云                教师。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               表,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八届全国
                居一,永嘉(今鹿城区)人。因囤                 学校音乐、图画教师。1918年,入虎               政协常委。曾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
                艺出众,受元仁宗奖,官至漕运子                 跑定慧寺,正式出家。法名演音,号                 者和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专长数学,
                户,长期在宫延作画,有机会接触                 弘一,人称弘一法师。1921年3月,               在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
                御藏历代名画,以界画见入,兼工                 自杭州赴温州,居鹿城庆福寺。后                  三个领域都有重要研究成果。有学术
                人物,曾奉诏作十妃岫,又画《大                 迁入大罗山(仙岩伏虎庵)“诛茅                  论文110余篇,专著《经典规范场理
                明宫图》以献,称神品。传世作品                 宴坐”。亦在江心寺闭关。在温前                  论》《齐性空间微分几何学》《孤立
                还有《金明池龙秀图》等。                    后十二年,潜修律宗。1932年,襄                子理论和应用》(合著)等。
                    黄 淮(1367—1449)              助重建“庆福寺”,并为寺匾额
                    字宗豫,号介庵,永嘉(今鹿               题写寺名。是年秋,离温赴福建等                                责任编辑 朱凌云


                                                                                            鹿城年鉴·2016     51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