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6 - 《鹿城年鉴2022》
P. 106
鹿城年鉴2022
达328.3毫米;1月最少,为21.3毫 影响较大,自10月10日20时全区启 累计平均雨量达129.8毫米,最大累
米。年内,受第18号台风“圆规” 动Ⅳ级应急响应至14日7时,全区 计雨量在西山水位站为205毫米。
建置与人口
【建置沿革】 东汉永和三年 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 江镇、藤桥镇和梧田镇的前网、
(138),以章安县东瓯乡为永 后,温州仍称永嘉县。民国元年 鱼鳞浃、上田、划龙桥4个村,原
宁县,隶属会稽郡。三国时分会 (1912),今域属浙江省瓯海道永 永嘉县七都镇和桥下镇的中央涂
稽郡东郡,置临海郡,永宁县属 嘉县。至民国37年(1948),温州 居委会,原龙湾区的蒲州、上蒲
之。东晋太宁元年(323),析临 称为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区。今域 州2个村划归鹿城区。调整后,全
海郡南部地永宁、安固、松阳、 皆以永嘉县属之。 区辖17个街道、7个乡、4个镇。同
横阳四县,置永嘉郡,以永宁县 1949年5月7日,温州解放。8 年9月,区划再调整,全区设12个
城为郡治,同时于瓯江南岸建筑 月,成立浙江省人民政府第五区专 街道、4个镇、5个乡,有151个社
郡城,即今之鹿城。隋开皇九年 员公署,并将永嘉城区及城郊、梧 区、146个行政村。
(589)废永嘉郡和临海郡,置 田、永强、三溪、藤桥、西岸区划 2011年4月,区划调整,鹿城
处州,不久改括州;并改永宁县 出,设立温州市,今域属之。1980 区辖黎明、绣山、蒲鞋市、洪殿、
为永嘉县,隶属括州。大业三年 年4月,恢复温州市为省直辖市, 南浦、江滨、南门、五马、莲池、
(607)改州为郡,恢复永嘉郡, 同时将市区分设为东城、南城、西 水心、广化、黄龙、七都、南郊、
仍属扬州。唐上元二年(675), 城三个县级区。1981年9月,温州 双屿、仰义16个街道和藤桥镇。同
析括州之永嘉、安固二县置温 地区和温州市合并,成立温州市人 年10月,区划再调整,鹿城区辖五
州,并以永嘉为州治。载初元年 民政府,实行市管县体制,原温州 马、松台、滨江、南汇、双屿、仰
(689)析永嘉县,复置乐成县。 市成为温州的中心区,称温州市 义、七都7个街道和藤桥镇。
天宝元年(742)又改温州为永嘉 区。1981年12月,析温州部分(除 2015年9月,区划再调整后,
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温州, 近郊外)置瓯海县。1983年,将市 鹿城区辖五马、大南、松台、广
先后隶浙江东、西道。南宋咸淳元 区三个区并为一个城区。 化、丰门、滨江、蒲鞋市、南汇、
年(1265),以度宗潜邸升温州为 1984年12月,温州市郊区6个 南郊、双屿、仰义、七都12个街道
瑞安府,今域皆以永嘉县属之。 乡划归城区,改称鹿城区,辖14个 和藤桥、山福2个镇。至2021年,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瑞安府 街道、6个乡,隶属温州市。1992 全区共辖12个街道、2个镇,计91
为温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 年10月,划出景山街道、新桥镇归 个社区、80个行政村。区域面积
温州路改为温州府。清顺治三年 瓯海县。2001年8月,将原瓯海区 292.80平方千米。
(1646),入清版图,沿明制。宣 的双潮乡、岙底乡、上戍乡、临
2021 年鹿城区街道、镇一览表
表1 单位(个)
街道、镇 下辖 数量 社区、行政村名称
八仙楼、百里坊、城西街、府前、乘凉、朔门、墨池、谢池、鼓楼、安澜、路
五马街道 社区 14
湾、十八家、矮凳桥、黎明西路
大南街道 社区 7 双莲桥、荷花、虞师里、白鹿洲、花柳塘、马鞍池、山前街
杨府山、丰汇、新田园、蒲源、灰桥、洪殿、陡门、宏源、浦东、桃花岛(12
滨江街道 社区 10
月18日新增)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