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鹿城年鉴2022》
P. 46
鹿城年鉴2022
介美云”十联动,大力发展科创基 业区块线保护、工业用地全生命周 场化、资产证券化,确保土地、资
金,加快畅通创新主体“成长通 期管理、低效闲置用地再开发、租 金等全要素资源精准高效配置,加
道”、科技金融“对接通道”、科 赁厂房管理等机制,加强小微企业 快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
技成果“转化通道”、区域协同 园建设运营,推动优质资源向优质 体制机制。继续扩大现代慈善体制
“联动通道”。推进知识产权保护 企业集聚。大力开展“腾笼换鸟、 机制创新、“房源超市”、社会
全链条集成改革,建立健全科技成 凤凰涅槃”,统筹实施“小升规、 力量办社会事业等特色改革项目
果转移转化利益分配机制,谋划打 规改股、股上市”全链条培育,引 实效。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
造科创共同体,掀起“大众创业、 导本土优质工业企业增资扩产,建 统”改革,构建“大综合一体化”
万众创新”新热潮。 立健全“大招商、招大商”投资促 行政执法格局,有效解决基层“看
(三)产业提档工程。锁定城 进机制,强化补链延链强链式产业 得见、管不住”和职能部门“管得
市经济主攻方向,加快推进产业基 链招商,加快形成小企业“铺天盖 着、看不见”问题。积极推进“三
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筑牢高 地”、大企业“顶天立地”的产业 位一体、五优联动”农业农村综合
质量发展的根基底盘。一要大力发 格局。四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迭 改革,更好赋能农业生产经营。
展现代服务业。坚持把现代服务业 代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推 三要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化新
作为“首位经济”来抓,加快建设 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农 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带
滨江CBD、西部新城核心区、温 业深度融合。聚焦产业数字化,深 动营商环境改革,创新落实“证
州国际未来科技岛等商务楼宇集聚 入实施“5G+工业互联网”工程, 照分离”“双定三减”“柔性执
区,推动现代物流、数字贸易、科 大力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 法”“综合查一次”“极简审批”
技服务、金融服务、创意设计、信 未来工厂,推动规上企业上云全覆 及企业信用平台建设等举措,健全
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规模 盖。聚焦数字产业化,加快构建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企业需
化发展,打造省级服务业创新发展 “一心四区”数字科创生态链,引 要、部门报到”帮企机制。继续做
示范区。二要大力发展城市消费。 育一批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 好“六稳”“六保”工作,精准提
优化城市商业空间布局,做大做强 数字消费等新兴产业,建设与现代 升“三服务”“两万两千”实效。
“四大商圈”“六大文化产业带” 化相适应的数字经济新生态,全力 迭代升级惠企政策“直通车”,确
和“四带十大夜间地标集聚区”, 打造数字强区、云上鹿城。 保微观政策与宏观政策精准衔接、
培育壮大首发首店经济、直播经济 (四)改革提效工程。着眼于 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四要扩大对
等新业态,全力支持印象城、滨江 解决发展中实际问题,加快破除深 外开放格局。全面承接跨境电商综
万象城、鹿城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建 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为争创社会主 试区、温州综合保税区、自贸区联
设发展,统筹抓好历史文化街区小 义现代化先行区提供强大动力。一 动创新区等平台溢出效应,推动市
合院和塘河沿线小片区活化利用、 要强化数字化改革引领。聚焦全省 场采购贸易方式高质量发展。鼓励
开发运营,五马街—禅街创成国家 “152”跑道,加快推动上下数据 企业扩大开放合作,支持温商回归
级高品质步行街,推动市域消费回 贯通、应用贯通、体制贯通,打造 发展,促进内外经济良性互动。进
归、区域消费集聚。三要大力发展 一批具有全省影响力、鹿城辨识度 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
都市制造业。以创建省级经济开发 的标志性成果。坚持“实战实用、 援、山海协作,携手并肩走向共
区为总抓手,统筹推进三大工业平 实惠实效”,精准梳理、动态调整 同富裕。
台改造提升和都市型现代工业园区 “三张清单”,在服务实体经济、 (五)民生提优工程。围绕“人
建设,优先抓好空间扩容、配套完 服务百姓民生中,推动产业基础结 的一天、人的一生”全生命周期
善、环境整治,高规格、常态化办 构再造、政府服务流程再造、城市 管理服务,高标准打造鹿城版民
好中国鞋都鞋类采购节,轻工产业 运行模式再造。二要狠抓重点领域 生“七优享”金名片,精准开展
园区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改革。深化“亩均论英雄”和“标 常态化为民办实事,让高品质生
中国鞋都打造千亿级鞋产业集群、 准地”改革,创新投融资体制机 活看得见、摸得着、可感知。一
加快向“世界鞋都”迈进。完善工 制,加快国企治理现代化、运作市 要完善公共文化体系。聚焦“百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