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 - 《鹿城年鉴2022》
P. 44
鹿城年鉴2022
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中上升10个 退、慢进也是退。我们要增强“首 业宜居宜游、值得全体鹿城人自豪
位次,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 城”意识,牢固树立“没有走在前列 的品质之城。聚焦产业化,统筹优
破100亿元,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 也是一种风险”的紧迫感危机感,对 化生产生活布局,持续深化产城融
家,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200亿元、 标攻坚、创新争先,全面推动各项事 合,坚定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和城
工业总产值接近1000亿元。 业争上游、争一流。必须做足“老 市经济。聚焦数字化,推动生产方
(三)建设改革开放标杆区。 城”文章,以更深情怀传承发展。文 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发生基础
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取得 化是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是实现 性、全局性、根本性改变,以数字
重大成果,形成一批引领性、标志 共同富裕的“关键变量”。我们要留 化赋能城市化、产业化。要锁定关
性、普遍性改革经验。更深层次融 住“老城”记忆,大力实施“文化 键路径,统筹“东部引领、中部复
入长三角一体化、粤闽浙沿海城市 +”战略,在城市有机更新中充分挖 兴、西部崛起”一体推进。东部要
群等国家战略,温州四大国家级开 掘历史文化基因,在现代化先行、共 延续大干快上势头,引导科创、金
放平台叠加效应在鹿城得到充分转 同富裕的大场景下系统谋划推进,以 融、人才等高端要素集聚,更好转
化,基本建成区域生产性服务业、 文化繁荣带动老城复兴。必须做足 化区位优势和品质优势,带动引领
区域消费等中心城市,中国鞋都加 “主城”文章,以更强气魄引领发 整城崛起。中部要有序推进城市有
快向“世界鞋都”转型跨越,成为 展。鹿城属于温州、更要代表温州。 机更新,注重做好“减法”文章,
温州枢纽城市建设的龙头引领。 我们要树立“主城”风范,以“主窗 减出空间“通透性”、文化“延续
(四)建设整体智治样板区。 口”的意识加快打造一批能够提升温 性”、生活“舒适性”,让老城展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 州显示度、辨识度、美誉度的城市金 现新风采、焕发新活力。西部要全
著提升,党政机关“整体智治、高 名片,努力成为温州大都市区最具影 面发力、系统重塑,坚持“规划优
效协同、闭环管理”体系进一步完 响力、辐射力、引领力的龙头。必须 化、空间腾挪、配套补强、环境改
善,权力运行、营商环境、社会治 做足“大城”文章,以更大格局融合 善”四个先行,加快提升区块承载
理等各领域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 发展。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粤闽浙沿 力和功能集聚度,推动西部精彩蝶
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突发事件 海城市群等战略不断升级,中心城市 变。要创新理念办法,统筹“政府
应急处置能力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和城市群正加快重构区域竞争新格 有为、市场有效、群众参与”一体
大幅提升,平安大区创建进入全省 局。我们要彰显“大城”格局,跳出 推进。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
第一梯队,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 鹿城发展鹿城,全面融入国家、省市 行”,把握好工作节奏和力度,处
理格局基本形成。 重大战略,引领市域一体化、拥江发 理好“为”与“不为”的关系,充
(五)建设生态宜居幸福区。美 展、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在更大格 分发挥党委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
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 局上实现更大发展。 引导和推动作用。坚持“但求所
河湖等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各项生态 三、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 在、不求所有、只求所用”,协同
环境建设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不断满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 和统筹好政府功能和市场机制,让
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居民 来。建设首位城区、打造共富样 市场力量充分参与到经济社会发
收入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数字化、 板,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 展。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完善
多元化、个性化的优质公共服务体系 大工程,加强全局统筹、树牢系统 “一核多元、合作共治”体系,真
更加健全,新时代文化鹿城建设出 观念,全方位全领域推动经济社会 正让人民群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
新出彩,“五大城市品牌”持续打 各项事业发展,在苦干实干、大干 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和最终评
响,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 特干中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 判者。要强化支撑保障,统筹“大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向更高层 区。要把握主要方向,统筹“城市 抓项目、大抓安全、大抓稳定”一
次提升。 化、产业化、数字化”一体推进。 体推进。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
实现五年奋斗目标,必须做足 聚焦城市化,高起点规划校准功能 第一载体、安全稳定是第一责任。
“首城”文章,以更高坐标赶超发 定位,高品质建设彰显品质韵味, 要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
展。千帆竞技、百舸争流,不进则 高标准管理促进风貌协调,打造宜 项目干,抓好“谋划、招引、落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