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4 - 路桥年鉴2022
P. 164
路桥年鉴
旅 游
十里长街 屿上皆生松,故名。”“临海南界有方城山,绝壁立如
城,相传越王失国,尝保此山。”去松门和从方城山回
【历史渊源】 十里长街是路桥历史的缩影,是路桥的 来必然经过新安。清《光绪黄岩县志》描述十分详细:
标志。它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市民文化内涵,是一处 “黄邑城南三十里许有妙智寺,古道场也。寺旁碧水一涡,
可供游览观光、瞻仰凭吊的好场所。 深不及仞,广不盈亩,清可以鉴毫发,岸上断碣欹仄,
路桥城区一带古称新安,建有“邮亭”。新安庙和灵 络以古藤,塞以芳草,字迹摩挲可辨,乃晋右军将军王
山乡乡主庙均在河西,都是路桥最早期的庙宇。在老街 羲之墨池榜也。”可见晚清王羲之墨池保存还相当完好,
与邮电路交叉处东南角,原有“王羲之墨池”。普泽院, 遗址在路桥老街与邮电路交叉处东南角。杨晨《右军墨
原址在新安庙南,隋开皇中建。到了宋太祖建隆元年, 池》诗曰:
有僧南慧,在路桥街建妙智寺于三桥廿五间,旧名“灵
感观音”,俗称“路桥寺”。 右军书法天下奇,至今到处传墨池。
杨晨在《路桥志略》中说:“自宋南渡,近属畿辅, 一勺源泉岂足道,千秋品概真堪师。
人物渐繁,商贾渐盛,水利渐治,仕学渐兴。”说明路 晋人清谈成祸水,斥除虚诞有深理。
桥街大踏步发展是在南宋时期。 殷浩好名何自夸,王述庸愚诚可鄙。
誓墓归来且纵游,东州山水穷清幽。
【路桥地名来历的传说】 路桥城区一带北宋之前称新 天台眺望松门近,胜迹居然此地留。
安,到了南宋,就有“路桥”的称呼了。传说南宋高宗 我亦临池惭懒拙,摩挲片石钦名节。
赵构被金兵追赶,建炎四年(1130)正月初一,航海到 况复题诗有赵王,遂令古刹称三绝。
达椒江海口。金兵不放松,从海上和陆路追赶宋高宗。
《台州外书·遗闻》载“上以章安镇不可居”,正月初九 【妙智寺】 妙智寺建于宋太祖赵匡胤开国之年(960)。
夜,赵构从三江口弃船登岸,从山下廊进入白龙岙,宿 宋《嘉定赤城志》载,所奉灵感观音从四川扛来,到路
在朱砂寺(后改称为隐居寺)一夜,又翻过白石岭进入 桥再也扛不动了,而且彩云环匝观音像,于是就在此建
路桥地带,时恰遇大雨滂沱,君臣浑身湿透,只好进埠 寺。寺后有王羲之墨池,王羲之生活在东晋,比妙智寺
头堂躲雨(见后文述及)。从埠头堂出来,到了马铺地段, 初建要早得多,可见之前已有相当的建筑。南宋状元王
所骑的马疲惫不堪,怠然扑倒,因此这里就叫马扑(后 十朋(乐清人)是芦阳余艭表侄,他上京赴考及述职,
转音为马铺,原有马坟)。离开马仆之地,忽有一阵大 经过台州,必来余家暂宿,他在表弟余壁(十朋学生)
风吹来,掀离头上华盖,雨水淋头(此处后来就叫水淋 陪同下游览妙智寺,写下《宿妙智院》诗:
头)。雨越来越大,淹没道路,赵构心里十分焦急,经 问讯开山始,于今二百年。
一当地老者引领,架了不少便桥,才得以出去。赵构问 径幽微见竹,社废尚遗莲。
起此处何名?当地的官员立刻抓住机会说:“请皇上赐 观颂思元老,游庵忆旧禅。
名吧!”赵构想了一会说:“此地路即桥,桥即路,就 匆匆一宿客,未尽涤尘缘。
叫‘路桥’吧。”就这样,“路桥”的名称传开了。而
赵构走过的新安桥,也顺理成了“路桥”的本命桥了。 王十朋为南宋名臣,曾为湖州、泉州等四州知州,
涩水《路桥载驾》诗曰: 以龙图阁学士致仕(退休)。妙智寺建于 960 年,距王
十朋做诗时间约有 200 年。
金兵灭宋势如洪,赵构南逃落帽风。 嘉定年间,妙智寺有田产 800 多亩。
山下廊间难通马,埠头堂里藏黄龙。
滂沱大雨瓢盆泼,霹雳惊雷火杖红。 【朱子祠】 在河西街,以纪念朱熹在黄岩县修六闸。
百姓架桥通道路,路桥载驾得皇封。 《路桥志略》载:“朱子祠,在河西街,郡佐朱公建,故
址在今河西堂。”昔朱熹规划建造 6 闸中鲍步、长浦、
赵构继续南逃,走到一低洼处,马不能行,赵构只 金清等闸时,尝宿在河西。
得下马,于是此处就称为“下马堂”。直到金兵被提领 黄岩周省三《新安杂咏·望后楼》曰:
海舶张公裕率领的水师击败退去,赵构回到海门,十八
日,乘舟南航至温州。 河水清清落日黄,考亭遗址已茫茫。
居民不识甘棠树,让与山僧作道场。
【邮亭】 位于河西街过福星桥二三十步、路北街北端。
《路桥志略》载:“邮亭,古置驿递。”汉朝专门用“邮 下注:今“河西堂”即“朱子祠”旧址。
《
亭”来称呼管理短途步行投递公文书信的机构。汉旧仪》
载:“十里一亭,五里一邮。”魏晋南北朝时候,“传”和 【路桥街上庙群】 路桥街素有“庙对庙,市桥上”的
“亭”逐渐统一为驿站制度。隋唐时,“驿”代替了所有 传语,可见路桥庙宇之多,桥梁之多。路桥街上最早庙
的“邮”“亭”“传”。 宇始于东汉,广泛建庙已是明朝以来的事了。过去路桥
分为五个保,每个保都有一座庙,这就是五保庙(河西
【王羲之墨池】 明《万历黄岩县志》载:“王羲之墨 庙、邮亭庙、三桥庙、南栅庙、河东庙)。东岳庙,居
池,在县东南妙智寺东,昔王羲之尝宿于此,涤砚而墨 五保庙之首。另外路桥街上还有 20 多座庙宇。
池存焉。”《晋书·王羲之传》:“羲之既去官,与东 最早的庙应该是河西新安庙,位于河西街中段,祀
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 华佗。庙旁有一座小桥,相传北宋时神兵助歼寇于此,
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 故名“德胜桥”。又祀朱灏。寿日在农历八月二十日;
王羲之《游四郡记》记道:“永宁县界海中有松门,岛 娘娘寿日在农历九月十九日。有两次戏可看。
第 1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