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鹿城史志》二O二一·秋冬(总第十六期)
P. 108

为变革集聚了能量,也为他入主内阁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面一

           系列改革铺平了道路。
               在任期间,他主张清勋戚庄田。明代时期皇宫、王府及勋戚占有大量
           的土地谓之庄田,部分权贵豪奴和地方恶棍,妄指民田为官田,以之进奉

           王府、勋戚,结交权贵而谋私利。因民田被夺,大批农民被迫离乡背井,
           成为流民。为改革弊政,清勋戚庄田,杨廷和曾提出过一些改革措施。张
           璁并不因为杨廷和是政敌而弃之,由于他的鼎力改革,初行一条鞭法,消

           除了明代百年积弊的勋戚庄田,制止了土地兼并的急剧上升,缓和了社会
           矛盾,使社会秩序趋向稳定。
               他大力整顿官场风气。他上疏请严内阁禁约,规定各衙门事务议于公

           朝,不得谋于私室,严分厂、卫与司法机关的职权,限制了厂、卫的权力,
           使司法机构得以行使其职责。还主张派京官主考赴各省乡试,体现朝廷的

           绝对权威;倡行“三途并用”法,用荐举、贡举、科举遴选人才;用考汰
           生员、考核提学官的方式整肃学政。实行京官外任、科道互纠、更新宪纲,
           官场风气大为好转。

               他还力谏罢镇守内臣。明代时宦官专权乱政是一大祸患。为了政局的
           稳定与社会和谐,张璁入主内阁后便一再向嘉靖皇帝陈述镇守的流毒,力

           谏一律撤除镇守太监。史称在明朝,只有嘉靖期间没有出现过太监弄权把
           持朝政的坏局。
               张璁居朝十载,不进一内臣,不容一私谒,不滥荫一子侄。他有两个

           亲外甥,出自永嘉场英桥王氏,时人有“双凤”之喻。一者王澈,字子明,
           号东厓,历任至兵部郎中、左参议;一者王激,字子扬,号鹤山,历至国
           子监祭酒兼经筵讲官。

               张璁年少失母,常年借住在二都王家姐夫处。因同两个外甥年岁相当,
           一起读书、玩乐,彼此亲密无间。后张璁官晋内阁大学士、首辅之职;王澈、
           王激也凭借自己的才学,先后出仕进京履职。但身为朝廷重臣的张璁并没

           有因亲带携两外甥,反而处处回避、时时警惕,生怕授人以柄、落下口实,




           98
           99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