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鹿城史志》二O二一·秋冬(总第十六期)
P. 104
明朝开国勋臣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包括刘基的爵位及实权也
是在张璁影响下,在嘉靖时期得以恢复的,如果没有张璁,这些人的故事
及其后裔或早已掩埋在历史长河之中。《请复开国勋爵》:
“臣伏蒙圣谕:‘卿奏刘基子孙已议明袭爵,其常遇
春等四家亦当查袭。’臣恭惟皇上体圣祖之心,而复报功
之典,天下万世之公议也。臣伏睹《圣祖实录》,谨采常
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四臣传略以献,伏祈特敕该部
复其世爵。皇上法祖盛心,光昭史册矣。臣无任惓惓愿望
之至!又谕:李善长者,未知缘何无彼家?臣谨并录善长
获罪圣祖之故。夫臣子忘君负恩,祸孽之来,皆其自作,
此又天下万世之大戒也。
臣又伏思,四郊典礼,万世仪刑,规制定于圣裁,力
役皆为臣职。兹承重典,实切愧心。伏乞圣明察臣愚诚,
特允辞免。容臣以官职仍旧,策臣以黾勉图新。臣不胜惶
惧恳切之至。”
三、反腐倡廉
官吏的贪赃枉法,是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原因之一,亦是君主专制
社会的大患。张璁上疏奏皇帝,依律治罪贪官污吏。并且在嘉靖六年,张
璁在掌管督察院时,向明世宗奏上《宪纲》(共 95 条),依照宪纲实行,
可严肃风纪,整顿官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张璁在任用官吏方面,主张
推举“廉能爱民者”,不受资历限制。张璁的改革与反腐损害了皇亲国戚、
太监、官吏、权贵阶级的既得利益,引起他们的仇恨,弹章不绝。但由于
他一切秉公,亦奈何他不得。张璁几次致仕离京,犹如一介寒儒。他一再
告诫家乡族人不要因他在朝做高官,便仗势欺人干不法事。他居朝十载,
94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