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鹿城史志》二O二一·秋冬(总第十六期)
P. 111

终清廉自守,博学明辨,而勇于革新,可谓嘉靖朝难得的贤相,也是明代

                  一少有的阁臣”。
                      张璁一生十分重视家乡的文化教育建设。正德十三年(1518),他在
                  七应礼部试、铩羽而归之后,将自己的人生理想建立在为家乡培养人才的

                  事业上。他在大罗山的东麓瑶溪创办了罗峰书院(后世宗皇帝赐名为贞义
                  书院)聚徒讲学。据记载,罗峰书院有学生数十人,都是青年学子,有族侄,
                  也有远近慕名而来的学生。讲学内容,多属儒家经典、名家诗文和时务政

                  书之类,而以礼学为主。由于张璁的悉心培育,明代的永嘉场出现了一批
                  文化人才,将永嘉场文化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在张璁之后,永嘉场又
                  涌现了众多佼佼者,有嘉靖年间任广东参政的项乔、天启年间任都察院右

                  副都御史的张天麟等。
                      张璁一生著述丰厚,著有《礼记章句》八卷、《周礼注疏》十二卷、

                 《仪礼注疏》五卷、《杜律训解》六卷,以及《大礼集议》《大礼要略》《明
                  伦大典》《罗山奏疏》《罗山文集》《正先师孔子祀典集议》《金縢辨疑》
                  《敕谕录》《谕对录》《钦明大狱录》《嘉靖温州府志》等。































                                                                                     越 瓯
                                                                                   人 文
 101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