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鹿城史志》二O二一·秋冬(总第十六期)
P. 58

云为其榜名,永嘉县廿六都四里驿头人,程氏家族第二十四世孙。自幼习武,

           性格豪爽,能力举巨石,武功卓越,推崇传统的“忠、孝、礼、节、义”,
           以致在学校、亲族、乡里赢得普遍赞誉,为清光绪年间庠生。因痛恨晚清
           腐败,积极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辛亥革命,任同盟会浙江支部第十分事务

           所评议员等职,以故居“外新屋”作为辛亥革命期间革命党人的秘密活动
           地点。
                在廿六都驿头至今还流传着谚语:“驿头人甚能兴,正月初三划龙灯。”

           每年正月至元宵,驿头人就开始划一种特殊的龙灯,“格橱龙”,因为龙
           颈上驮一种神龛像橱柜,故名。现在为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带着好奇随友人到非遗传人程海勇的家里,并随之参观格橱龙。格橱

           龙为传统纸扎枝艺,全长 55 米,分头尾各一档节,身躯 9 档节;龙头高 2.3
           米,正面宽 1.3 米。在夜间,借内置的烛光透出和借光映现图案,煞是好看。

               程海勇介绍说:制作格橱龙工艺复杂,有削篾、搓纸、画稿、刻板、
           拓印、刻纸、扎龙骨、糊纸、描彩、点睛等等工序。特别是刻龙纸花,是
           制作格橱龙中最重要最费时的工序。龙纸花,俗称凿纸花,通体装饰于龙

           灯上。每张都要先凿刻印花再手绘人物图案,这些人物既有《三国演义》
           《水浒》等故事中的英雄好汉,也有孔子、杜甫等文化名人,还有老寿星、

           八仙等民间传说中的神仙。
               驿头格橱龙为古永嘉临江乡的民俗灯彩,始于何时,无法考究。明清
           两朝已盛,迄今大概有五百年历史。格橱龙以其非常独特的造型,精巧的

           结构,在中国灯彩艺术独树一帜。
               驿头格橱龙于 2008 年被列入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程海勇是
           当地为数不多的掌握龙灯制作全部技艺的一名年轻人,并成为该技艺的第

           四代传承人。
               2012 年,他制作的格橱龙灯,参加温州市第四届民间文化节并获奖;
           2017 年参加浙江省民间文艺“映山红奖”灯彩大赛,获“华灯杯”优秀奖。

               走在驿头村,夕阳西下,一路余晖,望远山景:有山巅上金山禅寺肃




           48
           49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