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鹿城史志》二O二一·秋冬(总第十六期)
P. 62
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沿海港口
城市更是首当其冲。如上海、大连、旅顺、广州、天津以及一些内河港口
城市南京、芜湖、武汉等都相继沦陷。
温州由于位置相对偏僻,又尚未修建铁路,内陆交通不发达,一开始
没有引起日本侵略者的重视,是屈指可数尚未沦陷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
因此,在全面抗战爆发的一段时间里,日军对温州港封锁不严,温州在抗
战初期保持着安定的局面。
正如瓯海关贸易报告中描述,1938 年“本年国内商埠,贸易蹇滞或完
全停顿者不一而足,温州地方秩序较为宁靖,商业乃见繁荣”,到了 1939
年更是“温州地方秩序较为宁靖,商业突见繁荣”。
冒险与商机
短暂的安定带来了机遇,温州人凭借独有的精明与冒险,抓住了难得
的发展时机。抗战初期,温州工商业在全国一片萧条的情况下,迈上了自
己独特的道路。
1937 年 8 月 25 日,日本海军宣布封锁我国沿海(开始封锁上海至汕
头线,以后扩大到全线),禁止我国船舶行驶。这时的温州港也只有美国
美孚火油公司和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的船舶继续航行。
在华船停航、海运几乎停顿之后,温州市场的物资极为匮乏。温州商
人骨子里的精明与冒险精神此时开始显现,他们敏锐地发现日军的封锁主
要针对华籍船舶,不敢公然侵犯其他国家船舶的航行权。为了增加货源供
应,温州商人开始联系英国籍的轮船公司,让他们派船载运货物来温州。
1937 年 10 月间,英国陶格拉斯轮船公司的“海阳”轮和乔治公司的“神
华”轮,分别自香港和上海载运白糖至温州。这一尝试揭开温州港繁荣的
序幕。此后,大批外国轮船公司纷纷派轮前来,至 1939 年往来温州港的
外轮已多达 70 艘,分属英美德意等 9 个国家的 30 家轮船公司,往返于上海、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