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鹿城史志》二O二二·秋冬(总第十八期)
P. 120

郑高密,即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郑玄,字康成,北海郡高密

           县(今山东省高密市)人。郑玄曾入太学攻读,后来聚徒授课。家贫好学,
           终为大儒。夏承焘把郑姜门比作东汉大儒郑玄。
               夏承焘在《天风阁诗集》前言中说:“其时同里梅冷生、郑姜门诸友

           筹组慎社、瓯社等诗会,予側身其间,常得诸诗友切磋之益。至二十岁,
           积诗百余篇。”可见夏承焘年轻时学习诗词,是得到过郑姜门帮助的。
               夏承焘 1947 年 7 月 13 日日记说,在窦妇桥张嘉仪家中,“见户外

           一中年妇人,向予问讯,讶不识其人,询之,则郑姜门令妹也。忆予年
           十八九,往来姜门家,时其妹才十四五,且一度与予议婚。今乱头粗服,
           子女皆已成人,似隔世相逢。”原来夏承焘年轻时“往来姜门家”并曾与“郑

           姜门令妹”“一度与予议婚”。可见两家关系曾经非常密切。
               夏承焘 1942 年 5 月 18 日日记:“听止水谈乡事,惊悉刘次饶先生已

           于五月五日在平阳下世……郑姜门、黄一萍亦病卒。”可见夏承焘身在外
           地还是惦记郑姜门的。
               郑姜门与梅冷生也是朋友。1917 年梅冷生有《赠姜门》诗:



                            平生豪气见襟期,为困清贫事可知。

                            落魄不妨多借酒,穷愁还劝少工诗。
                            空思恨海填精卫,苦忆荒山叫子规。
                            一种骚怀抛未得,湘兰沅芷不同时。



               郑姜门有《如此江山·送梅冷生之武林》:



                             桑弧蓬矢男儿志,壮游岂轻孤负。
                           仆射高阳,步兵广武,何况东南大薮。
                            杨帆击楫,好稳渡之江,莫重回首。







           112
           113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