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鹿城史志》二O二二·秋冬(总第十八期)
P. 119
洞门。”赞美温州郊外茶山漫山遍野桃花盛开时节的美好境界。
又如《画堂春·园中梨花盛放,逾宿已零落矣》:“雨丝风片殢人天,
一帘春梦如烟。淡妆縞袂月中仙,影也娟娟。 飞絮沾泥底恨,飘英堕溷
堪怜。东皇诉与意缠绵,惜取韶年。”对梨花一夜零落的感叹,说司春之
神东皇,也情意深长,不能放下,劝人们珍惜美好的时光。
他写过许多文章,如《馀园记》,写友人梅冷生的父亲秀芝先生“家
旧有园,逼而仄,曩岁购其旁隙地,辟而广之曰‘馀园’。园之东有古樟婆娑,
高逾墙数仞,数百年物。依树筑阁,峻拔如望橹。冷生登而喜之,署以‘劲
风’……砌砖为坞,编竹为篱,杂莳花卉,俊茂悦目。其木有山茶、海棠、
佛桑、石榴、芙蓉。草则兰、菊、白莲、酴醾、萱花之属……故涉足不必
宏丽而三径辟焉,遇目不必珍奇而四时备焉,抚景盘桓,会心不远,游其
中者,泠然清,悠然远,几不知门外车尘十丈。噫,抑何深合乎清宁平夷
之旨乎!”他对“馀园”作了细致描述,把那幽雅静谧、清新古朴的“馀园”
多角度地赞美了一番。
还有记秦桧乱政,温之人胡裒,在自家堂前手植桧树六棵,题堂额曰“六
桧堂”。“六”与“戮”谐音,“六桧”隐寓“杀戮秦桧”之意,以示对
秦桧的刻骨仇恨(《六桧堂壁记》)。也有记述乾嘉期间温州诗人群体“市
井七子”中代表人物《季碧山》等,这些文章都有史料的价值。
还写有时评社论:《中国前途之幸运》把当时的形势分析之后,得出
结论:“我国现势由幼稚而趋入壮盛之时期也。”还有《欧战加入之研究》
《劫运与进步》《南北争持之罪言》等文,均系书生忧国,敢于抨击时弊
的慷慨陈词。
郑姜门与夏承焘的关系较为密切。夏承焘有《怀郑姜门》:
绛帷丝竹后堂陈,坐冷靑毡不厌贫。
羡煞传经郑高密,门墙弟子半佳人。
里 百
家 人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