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鹿城史志》二O二二·秋冬(总第十八期)
P. 30
曾任温州刺史
谱牒属于史学的范畴,是我国历史典籍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它和方志、正史共同构成了史学大厦。谱牒中的历史信息,有些时候
是可以弥补正史、方志之不足。这三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但谱牒记载
往往历史跨度较大,子孙后代几经迁徙,一些关于祖先的生平事迹大都通
过口口相传重新归集,或几经变迁散失断档重新联谱,错漏在所难免,需
要与方志、正史互相印证,找出依据。
《郑氏宗谱》均提及郑镒曾任温州刺史,弘治《温州府志》、乾隆《温
州府志》亦有相应的记载,其任职在郑虔昱之后。胡珠生先生据《郑氏宗谱》
和弘治《温州府志·仙释·叶后己传》(卷十四),对郑虔昱专门做了校注,
将其位次改在郑镒之后,指出郑虔昱任温州刺史晚郑镒两三年。
我们先看看乾符三年温州刺史到底是谁?
僖宗乾符二年(875 年)三月,浙西狼山镇遏使王郢等六十九人因作
战而立有战功,镇海节度使赵隐却不给衣粮,王郢等人上诉论理无果,于
是叛乱,招近万人攻陷苏州、常州,转而剽掠浙东和浙西和福建。《资治
通鉴·唐纪六十八》(卷二百五十二)载:
乾符三年(876 年)九月,王郢因温州刺史鲁寔
请降,寔屡为之论奏,敕郢诣阙。郢拥兵迁延,半
年不至,固求望海镇使;朝廷不许,以郢为右率府率,
仍令左神策军补以重职,其先所掠之财,并令给与。
乾符四年(877)丁酉春,正月,王郢诱寔入舟中,执之,
将士从寔者皆奔溃。
由此可见,乾符三年九月至乾符四年(877) 正月,温州刺史还是鲁寔。
那么,郑镒于乾符三年(876) 任温州刺史没有史实依据,最多也只能是鲁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