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鹿城区志》
P. 114
.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大事记 . .
7
6
ୡሷࡁקੂ୍č̾̿̿̀Ď △周达观,字达可。奉命为元朝使团成员,出 ࿆ሷ࿆֣ؽ୍č̾́̿̈́Ď ሷᆞ֣ؽ୍č̾͂̾̈́Ď
△一月二十 叶适逝世。叶适,永嘉学派之集 使真腊(今柬埔寨)。回国后写出《真腊风土记》。 △黄淮托病辞官回乡,建宅第于幞头河(今黄 △江心寺因台风毁坏重建。
大成者,人称水心先生,著有《习学纪言》、《水 Ӯሷն֣ϖ୍č̾̀̽́Ď 府巷)。 ሷᆞ୍֣č̾͂̿̽Ď
心文集》。 △也里可温教(即基督教)从泉州传入温州, ࿆ሷ୍࿆֣č̾́̀̽Ď △郡守李际寅、郡丞刘正亨在江心屿新建
ሷകקؽ୍č̾̿̿͆Ď 建立掌教司衙门。此后,温州的基督教开始发展。 △何文渊任温州知府,持身廉洁,勤政爱民, 浩然楼,盖取文天祥《正气歌》中所称孟子“浩
△史宜之于郡前增设“状元坊”,题名纪念 ሷᇀնჭ୍č̾̀̽ͅĎ 在任六年。 然”之旨。
温州名贤王十朋、木待问、赵建大,后增题周坦、 △王与作《无冤录》2 卷,以明检复之法式, ࿆ሷ୍࿆֣ࣴč̾́̀́Ď ሷᆞ֣ੂ୍č̾͂̿̾Ď
徐俨夫。 是中国古代法医学经典著作,曾流传到朝鲜、日本。 △知府何文渊重修县儒学,复建先贤祠于庑 △知府陆鳌重建江心屿文天祥祠,并大加扩充。
ሷ؊ჭ୍č̾̿̀́Ď ಥሷ祐ؽ୍č̾̀̾͂Ď 之西南。 ൗሷࡁࣧ၂୍č̾͂̀̿Ď
△徐霆,字长孺,随使者邹伸之等赴蒙古。著 △画家王振鹏,擅长界画,授秘书监典簿,掌 ႇሷᆞჭ୍č̾́̀̓Ď △府、县下令拆除百里坊、禅街、信河等沿街
有《北征日记》,已佚。 管历代图籍。 △周旋状元及第。 搭建桥棚,以渲积秽,保河清洁。
ሷՁ祐୍č̾̿́̀Ď ಥሷᇀᆞ୍č̾̀͂̽Ď ႇሷᆞؽ୍č̾́̀̈́Ď ൗሷࡁࣧੂ୍č̾͂̀̈́Ď
△永嘉四灵之一翁卷领乡荐,在江淮边度过一 △十二月二十八 浙东方国珍攻占温州城,次 △永嘉知县周纪重修县庙学。 △张璁纂修《温州府志》8 卷。
段幕僚生活。翁卷(1163 ~ 1245),字灵舒,乐清人, 年正月初三撤出。 ႇሷᆞ୍č̾́̀ͅĎ ൗሷࡁࣧؽؽ୍č̾͂́̀Ď
中年以后迁居鹿城。有《乡村四月》等传诵名作。 ಥሷᇀᆞ୍č̾̀͂̀Ď △知府刘谦重修温州庙学。 △婺源洪垣,字峻之,任温州知府,在郡三年,
ሷՁ祐ؽ୍č̾̿͂̿Ď △温州内城(子城)拆除,仅存谯楼。 ႇሷ฿ඨჭ୍č̾́͂̈́Ď 教化大行。
△王致远、陈南一在府城书堂巷置地建永 ಥሷᇀᆞ୍č̾̀͂̈́Ď △知府周侯重修温州庙学。 ൗሷࡁࣧ၂୍č̾͂͂̿Ď
嘉书院。 △七月 方国珍遣部将李德孙攻占温州;次年, ཉሷӮ߄୍č̾́̈́̈́Ď △知府龚秉德重修东山书院。
܀ּ֣祐ؽ୍č̾̿̈́̓Ď 命其侄方明善为省都镇抚,分据温州。 △文林任永嘉知县,改华盖山西麓东岳庙为东 ൗሷࡁ୍ࣧč̾͂͂̓Ď
△正月 元军逼近临安,驸马都尉杨镇、提举 ಥሷᇀᆞؽ୍č̾̀̓̈́Ď 瓯王庙。 △四月 倭攻温州,同知黄钏出兵迎击,战败
杨亮节等奉益王(赵昰,后即帝位,是为端宗)、 △十月二十二 朱元璋部将朱亮祖攻取温州, ཉሷӮ߄ϖ୍č̾́̿ͅĎ 被执,倭欲还之,索千金为赎。钏骂贼不屈,贼怒,
广王(赵昺,南宋末代皇帝)出逃,三月至温州。 方明善败降。 △纪念文天祥就义二百周年,温州官民在江心 磔杀之。
不久,左丞相陈宜中、都统制张世杰亦赶至温州, 屿建宋文信国公祠。 ൗሷࡁ୍ࣧč̾͂͂ͅĎ
同驻江心屿。 ૼ ཉሷӮ߄ؽ୍č̾́́ͅĎ △四月 倭船百余艘从乐清黄华入瓯江港,进
△四月初八 右丞相文天祥自元营脱险,来温 △知府项澄以奇童将周令(字器之)荐于朝, 逼温州府城,焚毁四厢民居。
州寻益、广二王,未遇,宿江心屿,在寺壁上题《北 ቃޠჭ୍č̾̀̓ͅĎ 召为翰林秀才。 ൗሷࡁࣧϖ୍č̾͂͂͆Ď
归宿中川》七律诗。 △温州改路为府,辖永嘉、乐清、瑞安、平阳 ཉሷӮ߄ؽؽ୍č̾́̓ͅĎ △王激在华盖山麓始建玉介园,至隆庆初年
四县。设温州卫,卫指挥使司设于鹿城。 △知府项澄重修温州府庙学,建明伦堂。 (1577)落成。
ჭ ቃޠඹ୍č̾̀̈́̾Ď ሷޢᇍ၂୍č̾́͆ͅĎ ൗሷࡁࣧඹඹᇀඹ୍č̾͂̓͂ j ̾͂̓̓Ď
△温州知府汤逊重修被元至正末战火毁坏的温 △文林任温州知府,释系囚千人,订科条惩 △庞尚鹏巡按两浙,在温州推行多项改革,实
ൗቃᇀჭඹ୍č̾̿̈́̈́Ď 州府学。 处尚鬼、溺女恶俗。次年文林死于温州任内。死 行“亩有定赋,征有定期,官无横敛,民无白著”
△三月 改瑞安府为温州路,置温州路总管府, ቃޠ୍č̾̀̈́̿Ď 后囊箧萧然。 的“均平法”。(税外横取,谓之“白著”)。
属江浙行省,府治设于境内。 △朝廷命温州等地将海船 600 艘改造成多橹快 ሷޢᇍ୍č̾͂̽̽Ď പሷຣԚč̾͂̈́̀ j ̾͂̈́͂Ď
△十月 抗元义军攻打温州城,元守军刘万权、 船,用于抗倭。 △知府邓淮扩建东山书院,增修府学,并在府 △御史屠叔方奏建卓敬祠。初建于郡城之南,
府尹严忠佑弃城逃跑。十一月中旬,元浙东道宣慰 ቃޠ୍č̾̀̈́̈́Ď 治东北建鹿城书院。 后郡守卫承芳移建于江心文天祥祠之右,称卓忠
使辉图率大军再次入城,义军败走。 △重修江心西塔。 ሷޢᇍੂ୍č̾͂̽̀Ď 毅公祠。
ൗቃᇀჭؽ୍č̾̿͆̽Ď ቃޠ၂୍č̾̀̈́ͅĎ △知府邓淮延聘王瓒纂修弘治《温州府志》, പሷຣ୍ࡗč̾͂̈́̀ j ̾̓̿̽Ď
△十一月 温州置“万户府”,以伊奇嘿一军 △温州府学教授徐宗超(兴祖)、永嘉县学训 为现存最早的温州府志。 △温州设官营织染局。
驻温州。 导张升、集四邑之青年宿学,辑成《温州图志》一部。 ሷᆞ֣ჭ୍č̾͂̽̓Ď പሷຣ୍č̾͂̈́͆Ď
ൗቃᇀჭ୍č̾̿͆̀Ď ޠ୍ࣴč̾̀̓ͅĎ △县令王献臣于华盖山建奎光阁,为永嘉士人 △王叔杲出资重建江心寺山门、两廊及钟鼓楼。
△设立官营织染局和军器局。 △汤和奉命整饬海防,命温州指挥使王铭修缮 藏书,讲诵六经之所。李东阳曾为之作《永嘉县学 പሷຣϖ୍č̾͂̽ͅĎ
Ӯሷჭᆋჭ୍č̾̿͆͂Ď 温州府城,增筑外垣,疏浚城壕。 奎光阁记》。 △温州巡道吴自新、郡丞刘正亨重建浩然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