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鹿城区志》
P. 119

. 10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大事记      . 11 .




 ଥሷ๝ᇍ໴୍č̾̓̓ͅĎ  △二月   英舰哈纳号进入瓯江口,在府城江面  州城区。                         ֣ሷܻ࿂ؽ൅ؽ୍č̾͆̓ͅĎ
 △十月   英国传教士曹雅直从宁波来温传教。  停泊数日。  △瓯海关邮政处开办温州以北的邮传业务,并                △九月   温州邮政局成立,瓯海关税务司那威
 次年在花园巷建立温州基督教内地会。基督新教自  △四月初一   温州海关建立,始称温海关,八  开始办理民间信件邮递业务。  勇(法国人)兼首任邮政司。为浙江省第一个邮政
 此传入温州。  月改称瓯海关。英人好博逊为首任税务司。瓯海关  △瓯海关李希程发起组织水龙会,从外地购            机构。
 ଥሷ๝ᇍੂ୍č̾̓̈́ͅĎ  内设邮政处,兼办内部邮递业务。  进救火“洋龙”设备。嗣后,温州各殿庙陆续出               △是年   在九柏园头创办永嘉县小学堂,为温
 △基督教会在康乐坊附设艺文小学,实施新  △四月二十九 英国怡和洋行所属康克斯特  现水龙队。                州第一所小学。1898 年迁至三官殿巷温州卫署,
 式教育。  (Conguest)客货轮自上海载棉布等洋货抵温。这  △城区艺人潘阿明首创篾丝镶嵌和彩石镶嵌,         1906 年改名永嘉高等小学校。
 ଥሷ๝ᇍ௾୍č̾̓ͅͅĎ  是温州开埠后第一艘进港的外国商船。  为温州特有的工艺品。产品远销国外。                 △汪永顺、汪殿钦等人创办厚康钱庄。
 △重修积谷山麓东山书院,知府捐款 10 万钱,  △九月    英国首任驻温领事阿尔巴斯特(A   ֣ሷܻ࿂୍ࣴč̾̀ͅͅĎ     ܻ࿂ؽ൅೘୍č̾͆̈́ͅĎ
 另筹 30 余万钱充作修理费用(该书院后迁至道后  IBaster)抵温,在江心屿孟楼设临时领事馆。  △瓯海关设立简易气象观测机构。为中国气候  △春   孙诒让等在鹿城创办蚕学馆,后改名蚕
 今温州实验中学处)。  △十月   英传教士李华庆来温布道。  观测设点最早地区之一。                    桑学堂,是全国最早三所蚕桑学堂之一。
 △英传教士曹雅直在花园巷寓所设立书院,后  △是年   英国怡和洋行派威尔逊在温设立代理  ֣ሷܻ࿂൅୍č̾́ͅͅĎ         △英籍基督教徒约翰·定理在杨柳巷创办定理
 改称崇真学堂。  行。德国洋行也派代理人来温经营航运,开展贸易  △十月初四   泽雅人林阿荣带领民众,焚烧城        医院,为温州第一所正式西医院。
 △知府戴槃提倡婚丧节俭,告示禁止“坐筵”。  活动,并派一甲板船航行于沪温线。  西、周宅祠巷、花园巷等处教堂,并捣毁英税务司    △黄庆澄在府前街创办《算学报》,是国内最
 袁枚《随园诗话》有诗记此。  △英传教士曹雅直夫妇在寓所创办温州第一所  住所,史称“甲申教案”。              早的数学普及刊物。后又办《史学报》。
 ଥሷ๝ᇍϖ୍č̾̓͆ͅĎ  女学——育德女学。  △是年    温州轮船招商分局在朔门码头建成第                   △基督教会在瓦市殿巷设艺文书院。光绪
 △孙诒让于虞师里寓所撰《温州建置沿革表》,  ֣ሷܻ࿂ඹ୍č̾̈́ͅͅĎ  一座浮码头。                    二十九年(1903)九月,于海坛山南麓建新校舍,
 校集《永嘉郡记》凡五十余条。  △三月初十   上海轮船招商局在温设立分局。  ֣ሷܻ࿂൅၂୍č̾͂ͅͅĎ          改称艺文学堂(中学)。
 ଥሷ๝ᇍ൅୍č̾̈́̾ͅĎ  初派“小广济”轮往来温沪线,后派“永宁”客货  △英籍新加坡甲板船特克里号抵温州,开辟温         △设土膏局,公开经售鸦片。
 △刊印《水心先生别集》十六卷新刊本(1755  轮来温州,至七月停驶。  州——香港——新加坡航线。                 ֣ሷܻ࿂ؽ൅ඹ୍č̾͆ͅͅĎ
 年即乾隆二十年温州曾刊印《水心先生文集》  △英传教士李华庆在城西街设基督教堂。  ֣ሷܻ࿂൅ؽ୍č̾̓ͅͅĎ            △四月   府城米价飞涨,商民罢市,反对加征
 二十九卷)。  △英传教士苏慧廉,在康乐坊设学塾,后改称  △五月十七   诗人学者江西萍乡文廷式游历江           新税,并捣毁经营鸦片的土膏局。镇台下令开枪,
 ଥሷ๝ᇍ൅၂୍č̾̈́̿ͅĎ  艺文学堂。  心屿。其《南旋日记》记述这次游程。                        群众死伤多人。
 △江都人郭钟岳,在温州三年,问俗采风,  ֣ሷܻ࿂໴୍č̾̈́͆ͅĎ  ֣ሷܻ࿂൅೘୍č̾̈́ͅͅĎ                   ֣ሷܻ࿂ؽ൅ੂ୍č̾͆̽̽Ď
 搜集轶事,作竹枝词一百首,名《东瓯百咏》。  △六月二十一   未刻,龙卷风袭击城区,毁坏  △二月初一    全城举行大规模的“拦街福”活  △闰八月   英驻温州领事撤离,由驻宁波领事
 后由天倪斋刊印,总题云:“万家城郭海天秋,几  官廨民居。  动。这是鹿城特有的迎神赛会,街巷和店面张灯结          兼任。
 处园林任客游。烽火幸留完善地,繁华依旧小杭州。”  △永嘉县重修县志,王棻(黄岩人)为总纂。  彩,或摆设古玩物、字画、或搭台演戏,持续 50 天,  △温州府商会在城隍殿后宫花园成立,王岳崧
 △先后有广济、普济、海晏等轮船航行于温州  孙诒让为协纂。  至三月二十一收场。                       为首任总理。
 至上海线。  △岁疫,官府在城隍庙设惠民药局施药。  ֣ሷܻ࿂൅௾୍č̾͆̾ͅĎ                           △在温开设的英、美、德、日洋行多达 22 家,
 ଥሷ๝ᇍ൅ؽ୍č̾̈́̀ͅĎ  ֣ሷܻ࿂ੂ୍č̾̽ͅͅĎ  △温州天主教总堂在周宅祠巷建成。为鹿城第              造成“瓯为海国,市半洋商”的局面。
 △绅士叶文淦捐资修筑从鹿城大南门外至瑞安  △温州最早的私人钱庄“春生钱庄”开办,主  一座哥特式建筑。               ֣ሷܻ࿂ؽ൅ϖ୍č̾͆̽̿Ď
 东门的南塘路。  要业务是收受公款、税款,故又名“官银号”。  ֣ሷܻ࿂൅୍ࣴč̾͆̀ͅĎ                      △七月   中山书院改为温州府学堂,余朝绅、
 △是年为多救弃婴,知府裕彰购地增建育婴堂  △永嘉知县张宝琳设吉士义塾。  △陆佑臣在温州南门外开设裕成茶栈,雇用女     陈祖绶任正副总理。
 房舍 50 间。  △英籍传教士曹雅直在鹿城租房开办西医院。  工 300 名,将毛茶加工出口。                   △十月   温州电报子局成立。兰溪至温州电报
 ֣ሷܻ࿂ჭ୍č̾̈́͂ͅĎ  这是温州最早开办的西医院。  △英国麦克浦洋行在温州设立代理行,派“北              线路建成。
 △温州府城开办永利、协兴等民信局,办理浙  ֣ሷܻ࿂௾୍č̾̾ͅͅĎ  京”轮不定期航行于温州至香港航线。              △温处道尹童兆蓉到任后,教民植桑养蚕,还
 南民间邮传业务。  △十一月   基督教传教士李华庆病故,苏慧廉  ֣ሷܻ࿂ؽ൅୍č̾͆́ͅĎ                编颁《蚕桑浅说辑要》,广为推行。并于道后关帝
 ֣ሷܻ࿂ؽ୍č̾̈́̓ͅĎ  来接替。在温州传教 25 年,深通温州民情,能用  △英驻温领事在江心屿东塔下建造欧式三层楼   庙创办蚕桑学堂。
 △七月二十六    中英签订《烟台条约》,辟温  温州话讲道。并有多部著作,后为牛津大学中国语  领事馆(后改为海关税司公寓)。   ֣ሷܻ࿂ؽ൅୍ࣴč̾͆̽̀Ď
 州为通商口岸。自此,温州正式被开辟为商埠,海  文教授。  ֣ሷܻ࿂ؽ൅၂୍č̾͆͂ͅĎ                       △温州第一家肥皂厂和毛巾厂开办。
 上航运开始发展,进出口外贸渐见繁荣。  ֣ሷܻ࿂ϖ୍č̾̿ͅͅĎ  △秋   瑞安陈虬在鹿城设利济医院分院和利济           △陈虬在府城开办新字瓯文学堂。
 ֣ሷܻ࿂೘୍č̾̈́̈́ͅĎ  △由上海至广州沿海口岸的电报线经过温  分学堂。                             △黄庆澄在鹿城隍庙创办《温州史学报》,后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