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7 - 《鹿城区志》
P. 117

.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大事记       . .
                                                                                                           9
 8


 പሷຣ৥൅ੂ୍č̾͂ͅͅĎ  围温州府城。次年九月三日,清廷派兵进攻温州,  ಥሷࡁ౩൅ੂ୍č̾̾̾ͅĎ               △早晚稻均获丰收,早谷 100 斤价 1300 文,
 △知府卫承芳重建鹿城书院。  耿精忠降。温州经历 3 年战火,史称“康熙甲寅温  △二月二十三地震。三至四月,大霖雨。五月  晚谷价 1400 文。
 പሷຣ৥൅୍ࣴč̾͂͆̾Ď  州事变”。  至七月,大旱,民大饥。                                  ໓ሷ༹پ೘୍č̾͂̀ͅĎ
 △王叔杲重修江心东塔,并重修水陆阁,易名  ഼ቃू༄ؽ൅௾୍č̾̓ͅͅĎ  ಥሷࡁ౩ؽ൅୍č̾̾͂ͅĎ                △四月   巡道庆廉在鹿城中山书院改修道堂为
 “澄鲜阁”。  △温州商船装载蚕丝、茶叶、瓷器、药材、纸  △山东人书画家曾衍东获罪流放鹿城,居九山             肄经堂,挑举士子升学。
 പሷຣ৥ؽ൅೘୍č̾͂͆͂Ď  张等货物运往日本长崎销售。  湖落霞潭边,以卖字画自给。                       △六月十七至二十六   大雨十昼夜,平地水盈
 △王叔果妻林恭人重修江心西塔,有记。  ഼ቃू༄೘൅೘୍č̾̓͆́Ď  ಥሷࡁ౩ؽ൅೘୍č̾̾ͅͅĎ             三尺,东门发现浮尸,房屋漂流入海。稻谷遭淹,
 പሷຣ৥ؽ൅ඹ୍č̾͂͆̓Ď  △建立温州官营造船厂,年造战船定额 90 艘。  △温州府重修试院,温处道朱文翰撰记。    各地饥荒,谷价腾贵,每百斤谷 1510 文,百姓采
 △知府刘芳誉重修白鹿书院、鹿城书院。  △温州商业迅速发展,中药、南货、绸布、酱  ಥሷࡁ౩ؽ൅໴୍č̾̿̽ͅĎ       野草充饥。
 പሷຣ৥ؽ൅໴୍č̾͂͆̈́Ď  酒成为当时四大台柱。  △四月   地震,大雨雹。七月,大风雨。八月,                △温州教授金衍宗率先倡议设局施粥,并劝谕
 △知府刘芳誉修缮府城,并延聘王光蕴开局修  ൗሷ႟ᆞ௾୍č̾̈́̿͆Ď  大疫。                        绅富捐储仓谷,在郡庠明伦堂西建义仓,存谷千余
 志,纂成《温州府志》,凡 18 卷,于万历三十三  △奉令禁吸鸦片。  ࿆ሷܻ֡Ԛč̾̿̾ͅ j ̾̀̽ͅĎ         石,续积至万余石。
 年(1605)刊行。  ൗሷ႟ᆞ൅୍č̾̈́̀̿Ď  △邑人张瑞溥为纪念谢灵运,因谢公尝创第                      △是年   鹿城开始有专业瓯绣铺,包绣官衣、
 ຣ৥೘൅ؽ୍č̾̓̽́Ď  △巡道芮复传在积谷山麓重建东山书院,在华  凿池于积谷山下,乃于积谷山西麓、谢池巷东首      锦服、戏装、蟒袍等。“五口通商”后,瓯绣作为
 △十一月初九   温州地震。  盖山建大观亭,在积谷山顶建留云亭。  兴建“如园”,筑怀谢楼、春草池及鹤轩,后人       一种东方艺术,打入欧、美、南洋等国外市场。
 ᧲ሷ฿ఓ୍ࡗč̾̓̿̾ j ̾̓̿̈́Ď  ۚሷ఩ੈ୍ࡗč̾̈́̀̓ j ̾̈́͆͂Ď  习称“池上楼”。                 ໓ሷ༹پඹ୍č̾͂́ͅĎ
 △诗人陈邦屏发起,组织“城南七子社”。成  △温州出现乱弹班,兼有高腔、昆腔、皮黄等  ࿆ሷܻ֡ؽ൅୍č̾́̽ͅĎ          △九月初八   夷匪“广东艇”驶入瓯江港,炮
 员有梅调元、张明止、林梅生、王笃蕃、李颖少、  多种声腔,后衍变这温州乱弹。  △鸦片战争爆发,沿海告警,温州府城(鹿城)  击鹿城东门,毁坏店铺、民房数十间。
 周照如等。  △鹿城出现7位市井诗人,他们结成诗社,有“市  年久失修,温处道陶士霖、知府于鼎培、永嘉知县              ໓ሷ༹پੂ୍č̾͂̓ͅĎ
 ᧲ሷ฿ఓੂ୍č̾̓̿̓Ď  井七子”之称。  庄保诚等倡议捐募二万金,修葺城垣。                           △湖州人金绪宝兄弟三人在五马街开设“金同
 △诸生陈陛辑《江心志》6 卷。  △温州设有全盛、永利、永义昶三家传递民间  ࿆ሷܻ֡ؽ൅ؽ୍č̾́̿ͅĎ          益”绸布店,旋改名为“金三益”。
 නሷԌᨃ൅௾୍č̾̓́́Ď  信钱物的民信局。  △仲春  董汉辑《瓯乘补》二十卷,所记皆郡、                    ໓ሷ༹پ௾୍č̾͂̈́ͅĎ
 △李自成进京消息传来,温州发生兵变和农  ۚሷ఩ੈ೘୍č̾̈́̀ͅĎ  县志所未收之温州旧闻。                     △温州绅士孟璜集资重建飞霞观(位于积谷山
 民起义。  △是岁大饥,一两银仅购米 69 斤。各地发生  △十二月   永嘉知县高崃云等捐俸重修位于华           南麓)。相传晋时,刘根隐居于此,后乘赤霞至天台,
 农民夺粮风潮。      盖山南麓之县学。                                          观以得名。
 ౢḤ  ۚሷ఩ੈ൅ؽ୍č̾̈́́̈́Ď  ࿆ሷܻ֡ؽ൅೘୍č̾́̀ͅĎ                                  △昆剧净丑演员杨盛桃等,组建昆曲“同福班”。
 △知府金洪铨捐俸创办府育婴堂。  △闰七月   鹿城大水。九月,风灾,晚禾歉收,                       次年正月初一在杨府殿首次演出。
 ൗቃඨᇍ೘୍č̾̓́̓Ď  ۚሷ఩ੈؽ൅୍č̾̈́͂͂Ď  米价大涨,城内好米一石价 4000 钱,仅午前发售。            ໓ሷ༹پ൅၂୍č̾̓̾ͅĎ
 △七月   清军经台州南下,温州府城官员多弃  △巡道朱椿兴修复东山书院。知府俞文漪率众  △是年   英国军舰擅自进入瓯江港口,测量南  △八月十五   赵起、蔡华等率金钱会义军 2000
 城逃走,清兵入城,守将总戎范绍祖降清,出榜申  重建鹿城书院讲堂。  北水道,绘制海图。                   人,由桐岭攻入温州府城,占领道、府、县署,总
 剃发令,改衣冠制。                 ۚሷ఩ੈؽ൅၂୍č̾̈́͂̓Ď  ࿆ሷܻ֡ؽ൅໴୍č̾́͂ͅĎ       兵叶炳忠组织“台勇”、“广勇” 反击,义军死伤
 ൗቃඨᇍ൅໴୍č̾̓͂ͅĎ  △知府李琬聘天台齐召南、仁和汪沆对《康熙  △八月初六   凌晨地震。             400 余人,被迫从小南门撤出。九月初二,义军再
 △郑成功率部从海道进逼温州府城,扎营南门  府志》作修改。二十七年(1762)刊行。  △秋  知府张璥在木杓巷创办东瓯义塾。此后,  次攻城,未克。
 外巽山,清军据城坚守,相持半月。     ۚሷ఩ੈؽ൅ϖ୍č̾̈́̓̀Ď  三府义学、温州义学、永嘉义学相继成立。           ଥሷ๝ᇍჭ୍č̾̓̿ͅĎ
 △清廷设立浙江总督,总督府驻于温州鹿城。    △五月   海溢,平地水满五六尺。八月,飓风  ࿆ሷܻ֡ؽ൅௾୍č̾́̈́ͅĎ     正月二十九至四月十九   太平军六次进攻温州
 ഼ቃू༄ჭ୍č̾̓̓̿Ď  暴雨,海溢,淹没屋舍、人、畜无数,僵尸遍野,  △冬   温州知府梁恭辰之父梁章钜来温州。写   府城,未克。
 △诗人朱彝尊因“浙东通海案”避身永嘉,写  稻谷无收。  出不少有关温州风土人情、名胜古迹诗文。                   ଥሷ๝ᇍ୍ࡗč̾̓̿ͅ j ̾̈́́ͅĎ
 有《永嘉杂咏》约 60 首。  ۚሷ఩ੈؽ൅၂୍č̾̈́̓͂Ď  ࿆ሷܻ֡ؽ൅ϖ୍č̾́ͅͅĎ                     △宁波帮在晏公殿巷创建救火会。是鹿城早期
 ഼ቃू༄୍ࣴč̾̓̈́̽Ď  △岁大饥,继又大疫。  △五月初十   夜,大雨雹,大者如鸡子,稻禾               的消防队组织。
 △设温处道,辖温、处二府,治设温州鹿城。    ۚሷ఩ੈඹ൅ϖ୍č̾̈́̀ͅĎ  被折。                        ଥሷ๝ᇍؽ୍č̾̓̀ͅĎ
 ഼ቃू༄൅೘୍č̾̓̈́́Ď  △岁大饥,民采野草、树叶充饥。  △十二月初三   上午辰刻,地震。                  △巡道周开锡以“膏火” 名义给予东山书院经
 △三月   靖南王耿精忠拥兵反清,五月廿八日,  ಥሷࡁ౩೘୍č̾̈́͆ͅĎ  ࿆ሷܻ֡ؽ൅୍ࣴč̾́͆ͅĎ          费津贴,书院月课遂废。
 △春夏大疫,冬大寒,民冻死者甚多。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