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4 - 《鹿城区志》
P. 1204
. 1084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五十八 民 政 . 1085 .
Ջଟग 1998 年以来,先后在市康宁医院、脊柱相关疾 搭配,努力为儿童创造与外界联系,丰富儿童生活。 药物。对收养儿童一律实行体检观察,发现病情及
1998 年夏天,嫩江、松花江及长江流域遭受百 病研究所、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老年大学和永嘉 对智力正常、行走方便的儿童选送到正规学校就读。 时组织治疗,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年未遇的特大洪灾,区慈善总会(筹)立即开展赈 岩头、乐清福溪等地,联合举办了5次大型义诊活动, 1990 年 ~2003 年,共有 24 人在外接受教育,8 名聋 1991 年 ~2003 年,先后办起肢体康复、聋训、
灾救助活动,共募捐赈灾救助款 670 万元,通过区 为 600 多名孤老、残疾人和特困家庭等患者义诊治 哑儿童送到聋校学习,其余儿童根据年龄、智力及 弱智教育、脑瘫康复等不同类型的特教康复班 4 个,
政府统一捐赠给三江流域灾区。 病,送药 2 万多元。 残疾程度,编入院内的初小班、复式班、低智能班 使院内有康复可能的残儿参加训练。
1998 年 10 月 22 日,区慈善总会正式成立,确 2000 年,启动长期慈善援助计划。“见义勇为” 等,接受不同的教育。同时,积极倡导认养和送养,
定每年 5 月为慈善活动月,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 一等勇士朱云眉、革命老功臣郑忠德、柯翔帽、孤 减轻国家负担,亦解决个别家庭无子女的问题。13
首届慈善活动月共有 70 多个企事业、17 个街道(乡 儿谢凌冰、残疾人之女杨智英、特困家庭之子方宇 年,全院共送养儿童 428 人,其中涉外送养 194 人,
镇)、250 多个居委会和近百名个人参加,共捐得 斌等 7 人,为首批长期援助对象。 国内认养 234 人。
善款 27 万元。1999 年 9 月,一场百年未遇的特大 2000 年 5 月,推出“爱心助学工程”活动。慈
洪水袭击温州,使境内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巨大损 善总会举办了一次温州所有新闻媒体参加的新闻发 ၄ਏूگ
失。区慈善总会向社会各界发出“一方有难,八方 布会,向社会介绍近百名鹿城区和泰顺、文成、永嘉、 1986 年,创康复室,配康复员。当年,抽 10
支援”的紧急呼吁,共收到社会各界踊跃捐赠救灾 平阳等地的特困学生的情况,呼吁社会助学。通过 名肢残者初试,历时 8 个月,恢复健康 4 名。民政
款 41.8387 万元。至 2003 年底,“慈善一日捐活动” 1 个月的宣传,有 102 名大中小学生得到爱心助学。 部和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此赠送截瘫控制器、三
共募得善款 314 万元。 至2003年,共有418名大、中、小学特困生获得资助。 轮童车、小铁床等康复器材。
2000 年 12 月 23 日,区慈善总会和温州市电视 2002 年 1 月,开展“春风送暖”慈善捐赠救助 20 世纪 90 年代,设医务室,配有专业职称的
台、温州晚报联合举办的“爱心跨越两世纪”慈善 活动,募得善款 101.78 万元,大米、面粉 20370 斤、 内科医师一名、护师二名,配备各种常用药和急诊 儿童福利院(2003 年) 区民政局供稿
募捐活动,共募到善款 90 万元,帮助近万名城市 食油 1140 斤、味精 1060 斤、粽子 2 万只,新衣服
特困贫民解决困难。至 2003 年底,共募集慈善爱 3610 件、新棉被、新毛毯 88 条,七成新御寒衣裤
心款 1540 万元。 4 万多件,价值为 180 万元以上。有 101 家企业和
第六节章温州市社会福利院
1 万多位各界热心人士争当慈善义工。
Ջࣷᇹ 2003年,区慈善总会与市慈善总会联合开展“慈
1998 年,在全国第 15 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慈 善门诊卡”服务,共筹集资金 53.2 万元,为 1064 始建于 1963 年,坐落鹿城区杨府山北麓,是 括寄养老人 20 人。全年事业经费拨款 29 万元,收
善总会与区教委联合推出了把关爱的目光投向特困 户因病致贫的的低保家庭办理慈善医疗卡,每人每 温州市规模较大的国有社会福利事业单位,占地面 养对象的人均月生活费标准为 42 元。
教师的“烛光工程”,设立“献爱心送温暖”慈善 年享受到 500 元的医疗补助。 积 25 亩,建筑面积 11500 平方米。主要担负着收 1991 年,先后投资了 200 多万元,建成了温州
专项基金。从 1999 年 10 月到 2003 年 10 月,向区 1984 年 ~2003 年,共向 2 万余人次贫困家庭发 养全市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和 16 周岁以上的智障 市首家老人公寓,于 1993 年老人节时对外开放,
内 100 多位特困教师共发放慰问金 10 多万元。 放救助金达 1350 余万元(包括向“三江”流域发 残疾人员。 接收离退休老人入院寄养。实行全天候的护养服务
工作。院内环境清洁幽静,绿树成荫,居住条件和
ࠏܒቆᆮ 生活配套设施齐全。
1990 年,市社会福利院内设三个生活区:一区 2000 年 8 月,新建第五生活区,建筑面积 430
第五节章温州市儿童福利院
老人生活区,二区女残生活区,三区男残生活区。 平方米,收养儿童福利院肢体残疾人员 23 人。
当年全院有工作人员 44 人,收养对象 133 人,包 2003 年底,全院建筑面积 11500 平方米,固
始建于 1888 年,前身是育婴堂,坐落在广场 楼内设卧室、餐厅、幼教室、小教室、电视室、活 定资产 588 万元,全年事业经费拨款 272 万元。
路扬名坊,是浙南地区历史较为悠久的社会福利事 动室、康复室等,卫生设施实行单元配套,并添置 全院有工作人员 81 人,年末收寄养 442 人,其中
业单位,主要承担全市未满 16 周岁孤残儿童和弃 了空调、钢琴、电子音响、学步车、淋浴器及电子 寄养老人 221 人,收寄养各占 50%。收养对象的
婴的收养工作。 消毒柜、饮水机等,给儿童创造了良好的居住环境。 人均月生活费标准为 295 元。
2001 年 5 月,在藤桥镇建立了分院,收养儿童
ഡീࡹഡ 70 多人,约占全院儿童总数的 25%。 ᇅ؇ܵ
1888 年,始建时占地面积 2260 平方米,建筑 1985 年,开始对外开放,对内进行管理机制改
面积 5500 平方米。1990 年底,温州市儿童福利院 ൬ಸڢအ 革,实施三个工作转变,即从封闭型到开放型、从
建筑面积 3063 平方米,儿童床位 149 张。1996 年, 据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 2003 年,全 救济型到福利型、从单纯的供养到供养康复相结合。
儿童生活楼因濒危拆除,投资 600 多万元建造了一 院共收容弃婴 10769 人次。 社会福利院(2003 年) 区民政局供稿 1991 年初,贯彻实施省民政厅关于创建等级院
幢总建筑面积为3850平方米的儿童生活综合大楼。 在抚养工作中,坚持营养科学原则,伙食合理 达标建设,制定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