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6 - 《鹿城区志》
P. 126
. 18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大事记 . 19 .
记,县委机关驻在鹿城。 (同年 7 月,发动侨胞捐款,支援祖国抗战)。 化鱼巷、炮台外、康乐坊、南门河等处投弹 25 枚, △同月 著名文学教授夏承焘从上海返回境内,
△ 5 月 7 日 中共闽浙临时省委工作结束,成 △同月 省委机关迁往丽水,以鹿城信河街三 炸死 18 人,伤 20 多人,毁房 100 多间(4 月 16 日, 先后在雁荡学校、永嘉中学任教。
立中共浙江临时省委。同月 12 日,省委机关迁入 角城头兴华百货商店为秘密联络点,与中共华东局 日机 8 架轰炸花柳塘及五马街中央大戏院,炸死 6 ݓ ̀̿ ୍č̾͆́̀Ď
鹿城。 及各特委保持联系。 人,伤多人。4 月 17 日,又轰炸西山瓷器厂)。 △ 2 月 5 日 全国庆祝取消在华治外法权的中
△ 5 月 13 日~ 26 日 日机又在南郊一带连续 △ 4 月 20 日~ 28 日 日机多批轰炸鹿城区, △ 3 月 中共浙江省委机关由丽水迁往平阳,4 美、中英不平等条约,城区亦开展同样活动。
轰炸、扫射,投弹 49 枚,炸死 7 人,伤多人。同 炸死 35 人,伤 29 人,毁房 175 间。 月初又迁入城区。 △ 5 月 6 日 温州私立建国中学创办。
月又炸毁江心屿卓公祠。 △ 4 月 王纯侯扩建鹿城染织布厂,并改名为 △4月19日 从瑞安澄头登陆的日军侵陷鹿城, △ 5 月 20 日 永嘉县城区人口普查统计为
△ 5 月 王晓梅主编的《老百姓》、陈燊主编 富华染织布厂。 盘踞城内 12 天,搜刮抢杀,坏事做尽。 135718 人。
的《游击》、夏野士主编的《先锋》创刊。 △ 5 月 22 日~ 23 日 日机入侵轰炸城区。 △ 5 月 1 日 日军撤退,鹿城光复。 △上半年 传染病脑脊髓膜炎、赤痢流行,城
△ 7 月 7 日 城区各界举行抗日战争一周年纪 △ 6 月 前哨剧团成立,团员林杰(林斤澜)、 △ 5 月 3 日 八区专员公署、永嘉县政府迁回 区患者甚多。
念活动,当晚,2 万人举火炬游行。 张古怀等,特邀马骅参加,在城区及近郊流动公演 鹿城。 △夏 籀园图书馆举办学术讲座,请学者名流
△ 9 月 国民党温台戒严司令部宣布取缔永嘉 《一年间》、《保卫领空》等剧。 △ 6 月 在华盖山麓枪决 12 名在沦陷期间乘 主讲。其中夏承焘讲《苦节诗人林霁山》,王季思
战时青年服务团、学生抗日联合会、文化界战时工 △ 10 月中旬 18 艘满载纸、木炭、木材等货 机抢劫的暴徒,后又枪决 30 余人,并缉拿沦陷期 讲《时势与事业》,汪远涵讲《战争新闻和新闻战争》。
作团、教育界救亡协会及儿童救亡总团等抗日团体 物的温州帆船,在瓯江口遭日军劫掠,船被焚毁, 间的附逆者。 △8月 长城建业股份有限公司在飞霞桥成立,
及其进步刊物(10 月 10 日,又封闭新四军驻温通 损失惨重。 △夏 私立瓯海初级中学经省教育厅批准加办 主要从事垦殖兼营建筑及地产信托业务。
讯处,逮捕有关人员。而永战青团仍组织青年救护 △ 10 月 16 日 日机轰炸城区。 高中班,校名改为瓯海中学。 △同月 东南化工厂在垟儿路开办。
小分队,开赴皖南新四军军部驻地工作)。 △是年 吴百亨在城区西山创办西山瓷器厂, △ 7 月 城区发生流行性疫病“登革热”,死 △ 10 月 公共大礼堂在府学巷兴建。
△ 12 月 永嘉县政府决定动工拆除鹿城城墙。 占地 3.33 公顷。 亡甚多。 △ 12 月 12 日 共产党永嘉县委组织负责人陈
出售城石,以充拆城经费。 ݓ ̿͆ ୍č̾͆́̽Ď △ 11 月 温州中学教师董朴垞发起组织永嘉 能孝等 6 人被地方军事当局在水心村枪决。
△是年 永嘉县电报局首批 15 瓦手摇发报机与 △ 1 月 徐定龙在城区土地巷创办康乐药厂。 学会。 △同月 籀园图书馆受县修志委员会委托,以
上海通报,此为鹿城开通电报之始。 △ 3 月 温籍汉奸梅思平任汪伪南京政府工商 ݓ ̀̾ ୍č̾͆́̿Ď 馆藏版片重印光绪《永嘉县志》。
△是年 瓯江进出港轮汽船 783 艘、木帆船 部长,城区学生 2000 余人举行反汪示威游行。 △ 2 月 8 日 中共浙江省委设在城区信河街口 ݓ ̀̀ ୍č̾͆́́Ď
303 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本港进出口船舶、 △3月20日 城区举行歌咏大会,演唱《中华颂》、 的秘密联络点因叛徒出卖遭破坏,浙江省委书记刘 △ 1 月 城区西部鼠疫大流行,患者千余人。
贸易吨位最多的一年。其中外籍轮汽船 90 余艘, 《抗战歌》等歌曲。 英被捕(5 月 18 日在永康方岩就义)。 △ 2 月 张淼在九山河畔创办永嘉建国高级商
分属 8 国的 40 多个洋行和轮船公司。 △ 4 月 新加坡温州会馆在境内设立温州华侨 △ 4 月 4 日 永嘉县儿童图书馆在中山纪念堂 业职业学校。
ݓ ̿ͅ ୍č̾͆̀͆Ď 服务处。 开馆。 △ 7 月 陈小鲁等艺术界同仁在飞鹏巷创办温
△ 1 月 城区各抗日救亡团体及各界人士胡景 △ 7 月 日本海军再次加紧封锁温州港,轮汽 △ 4 月 5 日 方恭敏等在南门外龙泉巷创办清 州艺术学校。
瑊、马骅、胡今虚等百余人联名要求本地当局领导 船运输一落千丈,木帆船则迅速发展。 明化工厂。 △ 9 月 9 日 温州第三次沦陷。居民紧急疏散,
讨汪(汪精卫)肃奸运动。 △ 9 月 棉布商叶希禹、希濂、希贤三兄弟出 △ 4 月 17 日 三希小学举办十龄童刘小粟(刘 机关全部搬迁。日军大肆掳掠,并策动建立城区九
△是月 邹伯宗、胡今虚、陈沙蒂合编的《抗 资创办三希小学,成为当时全省一流私立小学。 旦宅)画展。 镇伪组织,成立“自治会”。
战歌声》、《民族歌声》两个歌曲集由丽水会文书 △ 10 月 9 日 日机又轰炸城区,在朔门、横街 △6月1日 日机轰炸城区,投弹6枚,炸死5人, △ 11 月 中国军队二一师六二团向驻莲花心高
店出版,发行全国。 投燃烧弹 2 枚。同月 16 日,又在谢池巷、第一桥、 伤 8 人(同月 8 ~ 11 日,又滥炸城区,死伤多人)。 地的日军发起进攻,激战两天,迫使日军退入城内。
△ 3 月 8 日 在三官殿巷温州戏院庆祝国际妇 登选坊、高公桥、五马街、小南门、大高桥等处投 △ 7 月 11 日 日军从金华南犯,陷丽水、青田, ݓ ̀́ ୍č̾͆́͂Ď
女节大会上,温州联立中学女学生梅爱文控诉其父 弹 7 枚,毁房 78 间,伤 8 人。 兵分两路进犯温州,温州第二次沦陷(历时 35 天, △ 2 月 日军在大南门外纵火,大火从花柳塘
梅思平的卖国罪行。会后,梅爱文发表《我不愿做 △ 11 月 18 日 米价不断上涨,城区居民结队 8 月 15 日退去)。沦陷期间,日军抢掠大量桐油、 口益泰源颜料店烧至南蝉桥一带,居民财产损失严
汉奸的女儿》一文,国内多家报刊转载。 向永嘉县政府请愿。县自卫队开枪镇压,打死 7 人, 木材、锡、铜等战略物资,装船出海。并在南塘龙 重。
△ 3 月 20 日 ~5 月 22 日 日机多批轰炸永嘉县 打伤多人。全城商店罢市。 方桥丝光厂高搭暸望台,监视来往行人和船只,市 △ 2 月 30 日 敌伪《新温州日报》刊登踞温日
政府、城区南北大街、五马街、石板巷、沧河巷、 △国民党政府发行关金券,1 关金折合法币 20 民共被杀死 20 多人。 军联队后藤《告中国军官民书》,八区专员公署即
仓桥、府头门、下寅等处及永川、株柏、朔门码头, 元,与法币并存通用。关金券至 1948 年金圆券发 △ 8 月 汉奸张阿有等 9 人被枪决,林品华、 编印《告梨冈、后藤持田书》传单,予以严词驳斥。
炸毁民房 100 余间,炸死 40 人,伤 50 人。 行时停止使用。 蔡彪 2 人潜逃。 △春 日军在驻温大本营——原白累德医院,
△ 3 月 旅居欧洲各国的温籍华侨,成立全欧 ݓ ̀̽ ୍č̾͆́̾Ď △同月 旧温属六县联立初级中学增设高中班, 把一个磨刀匠拦腰斩为两截。朔门一女青年被日军
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出版《祖国抗日情报》等刊物。 △ 1 月 梅冷生继任籀园图书馆馆长。 改名为永嘉县立中学(现温州第二中学前身)。 轮奸后,还被裸体抬上街头。
△ 3 月 1 日 日机 14 架在朔门、仓后、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