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8 - 《鹿城区志》
P. 168
. 60 . 温州市鹿城区志 卷一 建 置 . 61 .
社区于 2001 年 11 月由原北鹿、打绳、望江、 医术高超,又重医德,深得温州百姓赞誉,经其数 社区内还设有海坛广场,该广场建于 2000 年,
భഠ 解放北路部分居民区合并而成。 代传人继承和发扬,今仍名闻浙南。 总面积达 1.1 万平方米,有豪华的彩色音乐喷泉,
位于五马街道西北部,东临解放北路,西界麻 社区内有工商企业 112 家,主要有素蓬超市、 社区 2000 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小区”,2003 年, 各式的灯火更映衬着绿树鲜花,与海坛山融为一体,
行僧街,南依后垟巷,北濒瓯江。2003 年底有常住 解北电工材料、木工机械店等。 社区全面拆迁,正在建设中。 是市民晨练与娱乐的好去处。2002 年被评为市级文
居民 1007 户,2904 人,均为汉族。 境内朔门街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街,现仍保留 明文化活动先进单位。
社区于 2001 年 11 月由原解放北路、后垟巷、 有清光绪年间建的两道“风火墙”,墙高 5 米。在 Ⴅୡഠ 海坛山支阜慈山有一座市重点文物保护单
万岁里、峙江部分居民区合并而成。 该街西侧,即为白鹿古城七大门之一的“望江门” 位于五马街道东北部,东靠一一八医院西外墙, 位——叶适墓。山上还有新迁建的杨府庙。
驻有工商企业 15 家,其中著名的有金旺角酒店、 遗址。 西接解放北路,南依兵营巷,北临打绳巷。2003 年 社区于 2000 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小区”。
海港美食坊、观松楼酒店、王子俱乐部等。 社区内住有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叶荣光、著名羽 底有常住居民 1850 户,5386 人,均为汉族。
社区沿江一侧原为港务局二区码头、仓库,是 毛球运动员黄展忠、浙江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孙笑侠 社区于2001年11月由原永宁、兵营巷、七枫巷、 ν٘ഠ
20 世纪 90 年代前温州至上海客轮的主要码头,也 的家属,现任台湾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叶秋节的家属。 解放北路四个居民区合并而成。内有工商企业64家, 位于五马街道中西部,东界朱彭巷,西依信河
是温州主要的客货轮进出港码头之一。随着航空、 社区内有朔门小学。2002年获市级“文明社区”称号。 均为家庭式小商店。 街,南靠三官殿巷,北临百里东路。2003 年底有常
铁路及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温州港迁至龙湾码头, 辖境七枫巷有多处建于 19 世纪中叶为欧洲巴 住居民 1674 户,5160 人,均为汉族。
江滨路建起了高楼大厦。屯前公寓、世纪大厦、香 ຬࡾഠ 社区于 2001 年 11 月由原安平、卷索、倪衙巷、
位于五马街道东北部,东起环城东路,西至水 八仙楼、四面营、信河街部分居民区合并而成。
门头,南依水门底、海坛山,北濒瓯江。2003 年底 境内工商企业以百里东路沿街店铺为主,近 50
有常住居民 789 户,3853 人,其中有白族 4 人、回 家,主要经营印务商标、五金电机、传动机械等。
族 5 人,余均为汉族。 辖区原有影剧院 1 座——瓯江电影院。该院前
社区于 2001 年 11 月由原安澜、打绳部分居民 身为永嘉戏院,后改为瓯江电影院。1998 年 11 月
区合并而成。 30 日不慎失火,烧毁全部设施。后因电影业不景气,
内有工商企业 139 家。海员俱乐部建在海坛山 便出租为生产工场。
上,是市总工会直属涉外单位,1981 年竣工投入使 社区 2000 年被评为市级“文明小区”。
七枫巷巴洛克式建筑(2003 年) 黄兴龙 /
用,建筑面积 6100 平方米,各种设施齐全,原只
接待海外船员休息与娱乐,后逐渐对外开放。 洛克建筑风格的民居,虽历经百余年风风雨雨,
东瓯大厦位于海坛山西北麓,是 20 世纪 80 年 除内部结构经装修改建外,外部结构保持相当完整。
代温州最高的建筑物,市民俗称其为“十三层”, 该巷于 2003 年被评为鹿城“十大古坊”之一。社
是一座综合性的宾馆。 区 2003 年获省级“文明社区”称号。
境内还驻有温州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市海事局、
市物资公司、市金属材料公司、沿海客轮公司、市 ࡥཛྷഠ
拍卖行、东阿外楼等单位。 位于五马街道东北部,东靠环城东路,西接解
海坛山上建有爱民模范赵尔春的塑像。2000 年 放北路,南依康乐坊,北临小简巷。2003 年底有常
获得市级“文明小区”的称号。 住居民1820户,5331人,其中有回族4人、畲族5人,
余均为汉族。
朔门街风火墙(2003 年) 孙博闻 /
ϖ༶ੌഠ 社区于 2001 年 11 月由原慈山、大乐、简巷居
港大厦等住宅楼的建成,也彻底改变了沿江老区的 位于五马街道西北部,东临解放北路,西依麻 民区合并而成。
建筑面貌。 行僧街,南靠百里东路,北临万岁里,2003 年底有 社区内有温二医与一一八医院。
常住居民 1212 户,3767 人,其中有回族 1 人、满 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创建于 1897 年,已有
族 1 人,余均为汉族。 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一所规模较大,具有医疗、教学、
յഷཛྷഠ 社区于 2001 年 11 月由原八仙楼、四面营、墨 科研、预防保健等功能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
位于五马街道东北部,东临水门头,西界解放 斗巷、百里、简巷与解放北路部分居民区合并而成。 一一八医院原是一所部队医院,已有 50 多年
北路,南依打绳巷,北接朔门街。2003 年底有常住 原有闻名温州的“八仙楼儿科诊所”设此,该 的光辉历史,现已对地方开放。该院的肝病、烧伤、
居民 1268 户,3853 人,其中畲族 3 人,余均汉族。 诊所始于清朝末年,为儿科医师季子田创立。因其 骨科、外科等重点特色专科在驻地有很高的声誉。 百里坊古街(1936 年) 资料照片